【本報訊】小朋友不幸患上癌症,還要承受痛苦而漫長的治療過程,小小年紀便要為生存與病魔對決,為人父母也絕不好受。威爾斯親王醫院包黃秀英兒童癌症中心於08年12月成立生命小戰士之家,為輪候治療的癌症兒童提供遊戲和學習地方,也為家長提供互相支持和交流渠道。
生命小戰士之家昨日正式揭幕,逢周一至五早上9時至下午1時開放,有義工在場和病童玩遊戲,還提供玩具、圖書、上網等服務,甚至安排退休教師為停學的病童補習。8歲的林依玲去年5月發現患腦癌,經過多次化療和電療病情轉趨穩定,腦部逾4厘米大的腫瘤已大幅縮小至5毫米。患病初期每星期覆診一次,依玲形容候診時「等到瞓着,好悶」,而且覆診抽血令她疼痛,不想覆診。她後來到了生命小戰士之家「玩一陣玩具,再等醫生叫名」,更令已停學的她認識不少新朋友。
步行籌款募得26萬元
中大兒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成明光醫生指,現時每年平均有150至200宗兒童癌病新症。當中最多兒童患白血病,其次是腦癌。他表示近年研究和新藥增加,兒童癌病治癒率由八十年代後期的六成上升至七成。
超過200人昨日由中文大學出發,步行至威爾斯親王醫院,為香港和內地五間生命小戰士會籌募經費,最終籌得26萬元。有癌症康復者在義工協助下,坐輪椅完成全長5公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