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去年通過的保障信用卡消費者權益法案今生效,雖然法案可保障消費者權益,令信用卡發行商不能肆無忌憚向客戶提高息率及濫收手續費,然而業界擔心新例會損害盈利,今年料造成55億美元(約429億港元)損失。
新例將限制發卡商權力,包括限制向信用卡現有欠款結餘提高利率、徵收多項手續費,向拖欠卡數的客戶亦須給予60日通知期才調高息率,以取締發卡商過往靠收取高息賺錢的陋習。
銀行紛徵費開源
信用卡顧問公司R.K.Hammer估計,新例實施後,今年發卡商盈利料減少55億美元,到2015年,損失更會超過500億美元。美國主要發卡商之一摩通大通曾警告,新例會令集團信用卡收益減少7.5億美元,花旗亦預測盈利會因而減少4億至6億美元。為彌補損失,多家發卡商決定「開源」,FifthThird去年6月已向過去12個月沒有交易的戶口徵收19美元費用,美銀本月會向客戶收取29至99美元信用卡年費,花旗計劃由4月起向信用卡客戶徵收60美元年費。
事實上,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信用卡違約率急升,已導致業界損失高達1500億美元,為免重蹈覆轍,發卡商除收緊發卡標準外,最近亦轉向信貸質素較佳的富裕客戶埋手,透過給予一系列優惠,吸引他們申請年費較高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