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方案難以看好 - 桑普

民主黨方案難以看好 - 桑普

本月十九日,三個月政改諮詢期結束。建制政黨、社民連和公民黨的取態,早已不出所料。目前較值得注意的,反而是民主黨和民協的態度。
先從民主黨的政改意見書說起。意見書建議:如無二○一二雙普選,「當局必須清楚保證」一七和二○年真普選。一七年行政長官提名門檻應讓不同政見人士參選,不多於一百名選委提名,沒有預選或篩選;二○年立法會應取消所有功能組別,全港選民一人兩票,分區直選一票,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一票,議員數目各半;一二和一六年立法會可保留功能組別,全港市民一人兩票,分區直選一票,功能組別一票,無法歸類就自動成為新增區議會功能議席的選民,但這兩屆過渡安排內容都可以商討。這些事項都應在二○一二年前「一次立法,分期生效」。

須堅守綱領不讓步

民主黨的政改意見書可概括為二十個字:一次立法,分期生效,終極普選,功組漸退,最後消失。從意見書前文後理來看,「一次立法,分期生效,終極普選,功組最後消失」是綱(寸土不讓的政改底線),「功組漸退」是目(可以商量的過渡安排)。此說原則上值得支持。最近,林瑞麟認為政府與民主黨的觀點拉近,但充其量只及「目」而不及「綱」。只要民主黨堅守上述綱領,寸步不讓,作為談判底線,否則揚言反對方案,才有可能化被動為主動,迫使特區或中央讓步。
然而,政府一直有套慣用招數:現在不談一六、一七、二○年選舉安排,因事涉人大五部曲、港府沒有授權立法等等,所以現在只會討論二○一二年選舉安排。這樣就等於把上面二十字刪剩四個字:「功組漸退」,亦即只剩下一個「無綱之目」。如果民主黨棄綱就目,或者政府無意接受民主黨的綱領,一次立法,分期生效,那麼任何後續談判必定本末倒置,無助普選。正因後者可能性極大,筆者至今還是不看好(雖不反對)民主黨建議。
再看看民協的意見。先撇開路線圖內枝節不談,民協認為:在政府承諾一七、二○年普選,以及取消委任區議員的前提下,不再堅持二○二○年取消立法會所有功能組別,屆時可用「新九組」擴闊選民基礎,保留功能組別。這一點正是民協建議的最大特點。民協居然認為《基本法》和人大決定所說的二○二○年立法會普選,可以包括「新九組」性質的議席在內。試問這些議席相互之間,及其與直選議席之間,都有大小不同的選民基礎,何來普及而平等?如果這也算普選,簡直自欺欺人,更可淪為當局口實,謊稱「新九組」也算普選。民協這份意見書,徹底出賣民主理想,未傾先自砌,與虎再謀皮,不談也罷。

五區公投才是出路

讓我們返回民主黨身上。沒有原則的對話,沒有底線的談判,最後只會落得兩邊不是人,民主黨宜戒之慎之,開誠佈公。除此之外,民主黨還應關注如何善後的問題:當民主黨意見不被政府接受時,如何處理?只在議事堂內投下反對票,讓政制塵封不動,再被寃枉阻礙政制發展?還是更積極地凝聚民意,讓公民力量直接迫使特區和中央讓步?談判應有盡期,手段應有變化,適時轉投五區公投新民主運動,才是出路。
桑普
文化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