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促擴稅基 向內地人埋手

商界促擴稅基 向內地人埋手

【本報訊】港府將於本周三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商界人士建議政府擴闊間接稅稅基,以使用本港教育、醫療服務的內地最富裕人士為徵稅對象;有建議政府財政儲備減持美元資產,增人民幣資產投資。

用醫療教育服務將徵稅

香港證券商協會主席林建興建議政府擴闊間接稅稅基,對使用本港基礎設施、航空、醫療和教育服務的內地最富裕1%人口為對象,意味擴闊1300萬人口的稅基。他又希望證監會向符合資格但在內地工作的證券業從業員發出本港認可牌照,以便在內地銷售港股買賣,以增加股票印花稅收入。而隨着人民幣需求日益增加,為保障本港財政儲備安全,建議減持美元資產,增加國內資產如公路及港口等基建設施。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建議,港府持續定期發行港元債券,在活化本港債券市場時扮演積極角色,因本港退休金和保險公司對債券存有需求,但發展卻較落後。
香港總商會則建議,將利得稅率減至15%;企業虧損可於前一年度已繳稅款中抵扣;為支持中小企,首50萬元收入稅率降至10%,並檢討政府分佈於全球的海外經貿辦事處的功能和角色。港交所則繼續建議減低股票印花稅率,以刺激市場交投量。

商界就財政預算案建議

商界:香港銀行公會
建議:吸引更多海外金融人才企業來港

商界:港交所
建議:減低股票印花稅率

商界:香港投資基金公會
建議:港府定期發行港元債券

商界:香港地產建設商會
建議:反對調高豪宅印花稅率

商界:香港總商會
建議:利得稅降至15%;中小企首50萬元收稅率降至10%

商界:香港工業總會
建議:擴大對企業研發創新支援範圍;增撥資源給政府海外經貿辦事處;政府成立信貸保證公司,向銀行購入企業融資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