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最快於4月1日落實活化工廈政策,放寬工廠大廈用途,但卻影響不少正租工廈創作的藝術工作者變相要捱貴租。約300名租工廈的藝術工作者昨發起「生勾勾被活化」遊行,炮轟政策只會趕絕本港的創意工業及文化。
政策宣佈業主即加租
遊行人士帶備不同種類樂器,一邊遊行一邊奏樂,又以唱腔形式叫口號。遊行隊伍由銅鑼灣摩頓台球場出發,行至藝發局所在的鰂魚涌太古坊,其間大叫口號如「殺創意、拆工廈」、「生勾勾被活化、藝發局忍心嗎」等,並在曾是藝術家聚集地,現已空置的油街工廈外倒行十步,諷刺政府政策令藝術發展倒退。
發起遊行的團體自然活化合作社發言人黃津珏表示,活化工廈政策只會吸引投資者購入工廈改建成商場或酒店等,令業主趁勢增加租金甚至收回單位待價而沽,趕絕一眾正租工廈的藝術工作者,並指現時觀塘工廈更是重災區,不少單位近月已加租至少一成以上。曾租觀塘工廈單位創作音樂的阿達指,去年10月政府表示擬推行政策後,業主即時將租金由6,000元增至6,700元,令他只能遷往九龍灣工廈尋找租金較便宜的單位。
遊行隊伍將一道因加租而逼遷的藝術工作室大門拆下交給藝發局,要求該局正視問題,安排藝術工作者與政府部門對話。藝發局行政總裁茹國烈指,會積極收集意見向有關部門反映,並研究藝術工作者現況及需要而盡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