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資股受壓利低吸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中資股受壓利低吸 - 張敏華

近期投資巿場多次受到政府退巿的行動困擾,先有春節假期前夕,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佈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後有美國聯儲局於上周四收市後,突然宣佈調升借貸給金融機構時所收取的貼現率。雖然公佈來得突然,但措施對大幅收緊銀根的實質作用不大,反而是把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意味更濃。
以聯儲局為例,調高貼現窗利率,目的是鼓勵金融機構向市場集資,減少對央行即儲局的依賴。現時調高貼現率至0.75厘,但維持目標利率不變,令貼現率溢價擴闊至0.5厘,僅回復至07年8月時水平。
中國較早前已透過行政手段減慢內地貸款增長,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只是希望提醒銀行要審慎貸款,現時外圍經濟仍存在不明朗因素,料將降低中國大幅收緊銀根的意欲。內地大型銀行最新準備金率達16.5%,距離08年高位17.5%,只差1%,預期上半年或會在18%水平見頂。

收緊銀根無阻升勢

息率方面,受制於聯儲局繼續維持低息環境,預期中央為免加速熱錢流入,或待內地通脹升至4%水平時,才啟動加息周期。年內一年期貸款利率有機會由現時5.31厘升至6.12厘,幅度尚算溫和。事實上,早前人行發佈的09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預期今年內地貨幣供應(M2)按年增長17%,與05至08年相若,反映中央會繼續維持適度寬鬆的貨幣環境。
儘管短線而言,市場對內地資金充裕性下降感到憂慮,有機會令中資股表現較為波動,但按經驗,在經濟及盈利向好下,收緊銀根未必會改變股市的中長期升勢。04年10月至07年12月,人行共加息9次(見圖),及調升存款準備金率13次,其間恒生H股指數卻由4500升至16000水平,累升2.6倍,可見對中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市況整固,或正造就更吸引的入市機會。
自去年11月H指升至17個月高位後,受累中國或收緊信貸,及內地銀行可能集資等因素,H指已跌逾15%,同期亞洲(日本以外)股市只回吐約4%,亦令中資股估值漸見吸引力。截至上周四,H指往績市盈率為18.2倍,較亞股的22.7倍折讓約19%。若計及今年的潛在盈利增長,市場預期今年H指PE有機會回落至11.5倍。
短線而言,中資股可能會維持區間上落局面,但當與政策相關的憂慮消退及內銀股集資情況明朗化,有機會重展升勢。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