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群網站(SocialCommunity)大行其道,傳統的門戶網站(Portal)顯得相形見絀,facebook的成功便是一例。其實香港本地也有專注經營社群網站的企業,這些企業規模雖不及facebook,但港人大都耳熟能詳。處於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文化和產業,這些偏安香港的社群網站又有甚麼應變之策?
八年前,網上討論區親子王國(Baby-Kingdom)創辦人薛嘉龍當時任職網上新聞組的管理員,由於工作的關係,他察覺到網上社群的威力和商機。適逢千禧年科網爆破,薛嘉龍被公司裁員,基於對網上社群的信心,當時27歲的他把心一橫,與任職社工的朋友合力創業。
市場缺乏育嬰資訊網站
薛嘉龍坦言定位「親子」討論區的決定來自拍檔,他們認為年輕一代的父母,已不再滿足於代代相傳的育嬰知識,希望可從其他初為人父母,或有經驗的父母親,得到更接近現代適用的育兒資訊。而當時市面上亦欠缺同類網站,因此兩人一拍即合,合力建立了親子王國。
時至今日,親子王國的員工亦由最初的6人,增至現時的27人團隊,至於討論區的秩序,則由一班已為人父母的義工朋友幫助。網站會員組成的社群,已逾26萬人。
由於並沒有向用戶徵收費用,網站收入仍以廣告為主,薛嘉龍坦言,難免有少部份廣告商對網站用戶言論有意見。薛嘉龍表示:「曾有廣告商發律師信,要求我們刪除部份對該公司負面的討論,但我們會盡量保留該討論,因為隨便刪除討論會影響網站的公信力。」
遭商業機構發律師信
較早前,互動市務商會牽頭發佈「社交媒體實務守則」,訂立守則是為了讓其他中小型社群網站有規可循。商會會長方保僑表示:「討論區用戶的言論資訊涉及版權、私隱資料、歧視或暴力等,社群網站不時接到來自執法機關索取用戶資料,甚至遭商業機構發律師信警告誹謗,要求刪除相關的網站內容。大型網站尚可以諮詢律師意見,部份資源不足的中小型網站有可能關站了事。」
設網上商店增收入
顧名思義,社群網站的威力源於社群的凝聚力和規模,發展空間廣闊,毋須局限於廣告業務。數年前,親子王國開始發展網上商店及活動營銷服務,以增加收入來源,而網上商店發展不錯,因此未來亦會試行實體商店售賣產品。不過薛嘉龍並不滿足於香港市場,所以兩年前已開拓內地市場,製作簡體字網頁,並已有約20萬用戶。對於內地市場,薛嘉龍表示有困難之處:「香港的市場用戶較為集中,方言亦一致,因此傳遞消息較容易,但內地的人與人之間較為疏遠,因此現時仍未能摸清內地人的網上溝通模式。」
親子王國 商業模式
‧廣告收入
‧網上商店--售賣女性及嬰兒用品
‧營銷活動--如品牌贊助的聚會、展銷活動
科技觀點:互信關係難取代
著名本地博客Jansen表示,香港網上社群的生態跟外國不同,仍以網上討論區為主。另外,本地社群網站的優勢,在於凝聚了一群人之後,可以在現實世界直接照顧到用戶,例如BabyKingdom曾與品牌在親子展覽合辦展銷攤位。要建立類似的網站與社群之間互信關係,是外來的facebook不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