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選聯盟的抱負 - 古德明

普選聯盟的抱負 - 古德明

社民連、公民黨五位香港立法會議員以「實現真普選」為題辭職了。這是險着:五人在當局不得不舉行的全港補選中,假如都重新獲選,固然可以收公投效果,讓港人直接表達普選呼聲,教天下清楚看到中共尊不尊重民意;但假如中共陳力以出奪去一兩席,立法會民主力量將更形薄弱。所以,辭職補選一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民主黨不參加,本來無可非議。
可是,民主黨却參加了一個所謂普選聯盟,去拜會香港政務司長唐英年、人大常務委員徐麗泰、中共旗下的民建聯、工聯會等等。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解釋:「我們希望和中央對話,討論香港政制。中央沒有關上對話大門。」我幾乎以為這是民建聯主席的話。
過去八十年,中共中央怎樣談判怎樣遵守諾言,有目共睹。一九三八年國共和談期間他們宣布「誠心誠意擁護蔣委員長」之後,不過十年,羽翮一就,就和蔣委員長兵戎相見;一九五七年他們鼓勵民眾大鳴大放之後,不過兩個月,一翻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就變成「引蛇出洞,聚而殲之」;一九五○年他們攻佔西藏之後,簽署十七條協議,信誓旦旦,說容許「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但現在達賴喇嘛只求他們踐約,就被斥為「妄圖分裂祖國的惡魔」。至於香港,被中共中央接收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清清楚楚的普選條文,幾年之內給解釋成什麼樣子,普選聯盟諸公大概都忘記了,否則不可能這樣熱切期待和中共中央討論十年八年之後的普選事宜。
《戰國策.魏三》有一個故事:東周赧王二十五年,秦、趙聯軍侵魏,魏昭王和司徒芒卯定計,遣使者張倚晉見趙王,說只要趙王退兵絕秦,魏國馬上奉上鄴城:「請以鄴事大王。」趙王很高興,果然退兵,和秦交惡,派使者到魏國接收鄴城,不料芒卯却說割讓鄴城只是張倚的意見:「敝邑(魏國)所以事大王(侍奉趙王)者,為完(保存)鄴也。今郊(奉獻)鄴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趙王無可奈何,還擔心魏和秦合兵來犯,唯有向魏國割讓五座城池,以求併力抗秦。
現在,我已經隱約聽到中共中央會說的話:「中央所以籠絡普選聯盟者,為削民主普選議題公投之聲勢也。今香港民主普選事,吾不知也。」普選聯盟諸公,應該同樣聽到了這段將來的說辭,只是他們未必在乎。
也許,他們在乎的,只是中共中央還會不會多招收一兩個民主黨派。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