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強制拍賣門檻易侵私產團體反對建議 指益了發展商

放寬強制拍賣門檻易侵私產
團體反對建議 指益了發展商

【本報訊】政府建議降低50年樓齡或以上舊樓等三類樓宇的強制拍賣門檻,由已收購業權九成降至八成。有團體批評此舉是侵犯市民的私有財產,亦無助改善舊區環境,反對放寬。政府強調放寬強拍門檻目的是方便發展商參與市區重建,並非要改善舊樓安全。

無助改善舊區規劃

立法會《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小組委員會昨舉行第二次會議,聽取不同團體對放寬強拍門檻意見。18個出席發言的團體及市民中,約半數反對放寬。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放寬強拍門檻只會益了發展商只發展有重建價值地區,對改善舊區規劃沒有幫助。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也反對放寬門檻,認為是侵犯市民的私有產權。不過,民建聯及舊樓業主支持修改八成關注小組等則支持放寬,認為有助改善舊樓居民居住環境,及減少塌樓風險。
發展局副秘書長袁民忠表示,降低強拍門檻有助鼓勵發展商多參與市區更新活動,又指未來10年本港50年樓齡以上舊樓數目將會快速增加,單靠市區重建局進行重建及市區更新計劃,不足以應付需求。他又指,上月底發生塌樓意外的馬頭圍道45號J是由一名業主擁有,而旁邊的樓宇就由多名業主擁有,如放寬強拍門檻獲通過,這批樓宇亦會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