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和尾等 - 倪匡

頭等和尾等 - 倪匡

各類消費場合,大都有頭等和尾等之分,出錢多,享受好,大家都習以為常,不會有什麼異議。
可是,學校呢?如果學校按學生的繳費狀況,而給以不同的待遇,是不是不可思議得很,寫在小說裏也不會有人相信?然而,「中國比小說更離奇」(鍾祖康語),確然,這樣的事發生了,網上報導:
「安徽靈璧縣一些小學被曝存在『貧富班』現象。家長交3000元錢,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教室內設置空調、彩電、DVD等教學設施,不交錢的孩子就要去擠近百人一間教室的大班。」
報導全文很長,很詳盡,不過引用這一小段也就足夠了。這種現象,就現代文明社會的眼光來看,第一印象是怪異,第二反應是「有冇搞錯」。如果深入一點來看,就可以知道其實也很普通。也就是說,這種現象,很是普遍,這家小學只不過做得太難看一點而已。
整個問題的本質,是貧富不均社會中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平等。社會貧富差距越甚,天然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就越不平等,這現象要靠社會、政府的力量來大力扳平,將不平等減到最低。若沒有這種扳平力量,將這種不平等反映到了小學,可知這社會的貧富不均已到了多麼嚴重的程度。
貧富不均,古今皆然,但古時,受教育機會,好像比現今還均等。科舉考試,不限階級出身,牛角掛書,鑿壁偷光,也不分貧富。看起來很有些今不如昔。是不是古時更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每看到孩子在極艱難的環境中就學,就想到一個國家的官員一年吃喝就花幾百億,拿一半來辦教育,就個個孩子都可以「小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