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團錦簇 - 邁克

花團錦簇 - 邁克

儘管從來沒有養成捧賀歲片場的習慣,過年過節其實我也愛熱鬧─當然這兩個字對我的意義和堆擁在眼前的人頭數目無關,那只是擠迫,和我追求的花團錦簇是兩碼子事。最能提供這方面滿足的,到底還是我們的傳統戲曲,鑼鼓一響,唱的不論是什麼,都感到撲面而來的洋洋喜氣。在外地過春節很少機會撞正演出,看芭蕾舞是最接近的替代,歌劇則再退一級。不過兩星期前在巴士的歌劇院聽《夢遊女》,講一個在夢中陰差陽錯「失節」的女子,不能不想起湯顯祖的《牡丹亭》,一面看一面暗暗對照杜麗娘的生死戀,高興得不像話。
約莫同時上海崑劇團在香港登場,劇目包括未看過的全本《白蛇傳》,可惜插翼難飛,坐在巴黎風雪中為那杯可望不可即的雄黃酒嚥口水。也演了濃縮版《長生殿》,還要由蔡正仁張靜嫻擔綱,即使賜浴華清池素來不在台上搬演,想一想渾身都生出「侍兒扶起嬌無力」的酥軟。他們三月底四月初會到台北演四晚的新編足本,雖然網上評論幾乎全部喝倒采,我仍然蠢蠢欲動─單為了目睹張軍、黎安和蔡正仁合飾唐明皇,已經值回香港台北機票的票價。
另外藝術節下月初有一台蘇崑的《玉茗堂四夢》,集幾代名角串四齣折子戲,也是非看不可。主打劇目是白先勇策劃的《玉簪記》,兩年前看過在理工大學的預演,這次進駐文化中心,華麗感應該更鮮明。書生情挑小尼姑的淫戲,說起來正是賀歲的好戲碼,兩個心猿意馬的人加一把琴一首詩,眉來眼去半推半就,掀起的熱鬧我認為勝過《租客》加《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