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對八十後做調查,指他們七成感到不幸福。為什麼,觀其所謂理想,將它從「有」反轉到「無」,不外乎四個方面:一沒有樓沒有車,二事業無成,三做不成有錢人和老闆,四當不成公務員、科學家……自覺對社會沒有用。
本地八十後大概也有這種愁緒,尤其大學畢業生,從玩新生那天起,滿投入地替學會表演用口接女同學掛在胸前的維他牛奶,或者跪地以紅唇迎向男同學胯下夾住的一根香蕉而禁不住笑到花枝亂顫的這些尖子們,高考有A有B有C,是補習社的補針功勞,離開試券試題真情流露就出岔子了。同學仔反駁,那些意淫玩意是鬧着玩的,問題就是,鬧着玩的心態不變,從迎新到畢業,鬧了很多個365天,從學院出來,就輪到僱主鬧了。這麼水皮的大學生,根本不值得請,五千元也畀唔落手。遊戲人間,既然玩得,就玩鋪勁的,索性一直玩下去。但八十後普遍精神分裂,明明玩大了,卻怪罪社會壓力大,對他們不公平地負面標籤。而以天之驕子自居的八十後專業人士,打電話向特首投訴買不到半山樓。曾蔭權隨時會行老董那一步,推出疑似八萬五的政策,專門招呼八十後入市,不幸,試下負資產滋味,日日遭銀行追call,收數佬臨門,Facebook朋友一夜間走清光,嘿,這就是圍堵禮賓府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