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表現侵略性 華府變強硬

北京表現侵略性 華府變強硬

Google揚言撤出中國、美國對台售武、中美貿易戰,至昨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中美關係今年急轉直下。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美除在眾多領域的認知有嚴重分歧外,近年中國在國際舞台具侵略性的表現,引發華府調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導致分歧加劇。但北京學者則認為,雙方關係未發生實質性改變,中美關係有可能在下半年脫困。

國際問題上極不合作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客座高級研究員裴敏欣(MinxinPei)認為,中美在政治價值、國際秩序概念、地緣政治利益等領域的分歧,根本無法逾越,而且奧巴馬政府認為中國屢次在國際問題上表現的極不合作,例如丹麥哥本哈根氣候峯會、對伊朗進行制裁等,令美國不得不對華態度轉趨強硬。
但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宮力則認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未有改變,中美利益相互依存的格局不會改變,除非美國把事情「做絕」,中國今年也不會輕易取消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訪美的計劃。他稱,中美之間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可能幾個月後便能解決。
對於奧巴馬與達賴會面,內地的網民反應強烈,有網民稱:「中國要有點霸氣呀!該怎麼對美國就怎麼對美國!」也有網民建議當局:「更大程度的減持美國國債,我們無必要勒緊褲帶來幫助美國!」
美國《紐約時報》/中央社/搜狐網

中美今年以來的爭議

1月12日:全球最大搜尋器Google稱受到來自中國黑客的入侵,揚言要撤出中國,事件引起全國關注,並獲美國政府力挺
1月31日:美國宣佈對台出售總值64億美元(約499億港元)的軍備後,中國取消與美國軍事交流等活動,並揚言制裁涉售武的企業
2月10日:美國調查中國製造的鋼絲產品,為逃避高額反傾銷稅,經第三國輸往美國
2月16日:數據顯示,中國減持342億美元(約2,656億港元)美國國債,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被指向美報復
2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理會中方接連反對,在白宮會見達賴喇嘛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