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分散投資風險,以及籌措資金借予財困國家,周三宣佈短期會按原定計劃,在公開市場沽售191.3噸黃金,而為減低對金價影響,行動將分階段進行,不排除將部份黃金售予環球央行,惟金價昨於亞洲時段仍受壓,部份金礦股亦受牽連。
根據IMF聲明,指會短期在公開市場沽售黃金,為免影響金市,會按部就班分批沽售,對直接售予環球央行或官方機構亦持開放態度,以減少市面黃金供應。喬治城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施瓦蓋認為,IMF只為分散投資風險,不會改變黃金在環球經濟的角色。
影響料有限 金價回升
去年9月,IMF已公佈會沽售403.3噸黃金,佔其總儲備約12.5%,其後印度、毛里裘斯及斯里蘭卡央行合共向其買入212噸,故現階段IMF只需沽售191.3噸,當局早前與央行簽訂5年協議,每年限沽售400噸黃金,2014年前最多沽出2000噸黃金。IMF金融主管特威迪表示,過去三次均以每盎斯1050美元向央行出售黃金,套現共72億美元,賬面利潤45億美元。
受IMF沽金消息拖累,現貨金繼周三跌1.13%後,昨最多跌0.78%(8.66美元),低見每盎斯1098.15美元。
金礦股難逃一跌,澳洲黃金供應商一哥NewcrestMining挫2.3%,RandgoldResources曾跌1.8%,紫金礦業(2899)則跌1.78%。商品貨幣澳元受牽連,低見89.39美仙。然而,美元在紐約早段回軟,加上投資者趁低吸納黃金,金價遂重展升浪,報1120.22美元,倒升13.41美元。
投資需求仍熾熱
Forex.com高級外滙策略師Oubina指,黃金仍是可靠投資工具,加上IMF沽金只是舊調重彈,金價昨只是借勢回吐,中線對金價影響輕微。
LGT資本管理商品分析員丁塞同意,IMF沽售黃金對市場影響屬心理居多,但不會扭曲金市運作,黃金投資需求仍然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