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來信,他問北方人在年卅晚上派「壓歲錢」給孩子,這「壓歲」二字有什麼講究?
有一種說法是「歲」與「祟」同音,所以「壓歲」也就是「壓祟」,過年派「壓歲錢」,也有「壓祟錢」之意。用這錢在年關鎮壓鬼祟小人,以保孩子在來年平平安安。
這天看「鳳凰衞視」,說年夜飯,提到毛澤東。
一九六一年,毛澤東在中南海請末代皇帝溥儀吃年夜飯。當時還請了章士釗、程潛等四位著名民主黨派人士作陪。溥儀來到之前,毛澤東對四人說,一會有個神秘來客跟我們一起吃年夜飯。不一會兒,一個中年人在警衞員帶領下走了進來。毛澤東顯然也是第一次見到溥儀,打量了一下才跟四位民主黨派人士說:你們不認識呀,這位就是宣統皇帝,我們都曾經是他的臣民。
溥儀態度極是謙卑,毛澤東向他介紹四人,每介紹一位,他都站起來恭敬握手。章士釗說,今天是開國元首跟末代皇帝一起吃年夜飯呀!毛澤東大笑。
十五年之後,一九七六年年初,農曆除夕那天,毛澤東已經風燭殘年,那一頓年夜飯,他身邊除了衞士和護士之外,一個親人和戰友都沒有。這時的毛澤東連自己進食的能力都沒有了,飯是護士一口一口餵進嘴裏的。資料說,當晚他吃了幾塊武昌魚肉和幾口米飯。這也是他這一生最後一頓年夜飯。
溥儀在毛澤東面前表現卑下是情理中事,令人想起「三國」故事中漢獻帝見到曹操的情景,豈有不誠惶誠恐之理?毛澤東在無親無友下被護士餵了最後一頓年夜飯,也在情理之中,鬥爭一輩子,敵友四散,任你英雄蓋世,豈有敵得過時光天年和人情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