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激進民主派的社會民主連線去年改選,由現年44歲的陶君行接任主席,連領導班子也來了一次大換血,換上一批80後年輕人擔任黨領導層。陶君行表明,社民連會走一條和民主黨及公民黨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決心打造一個將黨內決策與行動「由下而上」的行動黨,目前最大挑戰是如何打入地區,將網上虛擬世界的支持轉化為地區堅實力量,開拓社民連地區工作。
年輕黨員帶領決策
接任主席只個多月的陶君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明會肩負推動五區公投運動這場政治硬仗。對於素有豐富選舉經驗的陶君行來說,進行五區公投運動的動員與拉票工作可謂駕輕就熟,反而如何將社民連這個新興政黨進一步壯大,才是最花精神思考的大問題。
出身民主黨的陶君行不諱言社民連不會走民主黨或公民黨的發展方式,「我哋唔會有大佬文化,一切行動決策,唔會由大佬去做決定,而係由下而上,由年輕黨員帶領」。他認為社民連年輕黨員較他們更掌握市民脈搏,甚至較自己年輕時更激,「所以應該由佢哋去策劃行動,我哋只係從旁輔助,要向佢哋學習」。他強調日後會多讓年輕人帶領及組織遊行與請願,「惟有實際參與,先至可以令佢哋成長。」
不反對兩條腿走路
近年網絡政治興起,支持泛民的年輕網民幾乎全是社民連支持者,連陶君行也笑言社民連恍如「網上執政黨」,「討論區、facebook、Youtube全部係我哋支持者居多」。不過,在虛擬世界有強大支持,不代表在現實世界中可以得到選民選票,所以陶君行不諱言目前最大挑戰是如何將虛擬支持力量轉化為實質地區支持者,「我哋要返落地區,爭取一般市民大眾支持我哋先得;但係點樣將網絡、抗爭行動帶入去畀街坊,令佢哋明白同支持我哋?呢個係一個難題。」
泛民陣營暫時在爭取民主運動上分成兩條路線,陶君行認為任何成功的民主運動間中都會分成強硬和溫和派,認為兩大陣營有需要重新思考及加強溝通合作,社民連並不反對兩條腿走路,所以他會支持就政改與政府溝通,也會積極爭取「終極普選聯盟」成員為泛民候選人站台。
記者 林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