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社會指標 民主評分5.99新低

本港社會指標 民主評分5.99新低

【本報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佈最新社會及法治指標調查結果,以0至10分為標準,發現本港「民主」指標評分只得5.99分,是04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6分水平。有學者認為,支持政改方案的市民不多,對中央的普選承諾信心不足,泛民又無法與北京溝通,令港人感覺不到本港民主前景。

過半數指標評分上升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就12項社會指標,於本月以電話成功訪問1,060名市民,發現當中過半數指標評分均較半年前的同類調查上升,當中「民主」指標評分由6.02跌至5.99,是自04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6分水平,屬於最低的第五級別。
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近期連串政改方案及五區公投等事件,令市民感覺不到本港民主前景,「唔係好多市民支持政府提出嘅政改方案,北京當局又冇乜嘢表示,令香港人對中央承諾嘅民主普選越嚟越冇信心。」另一方面,市民又認為泛民即使推出連串行動,但未必能令香港實現民主普選,「除非終極普選聯盟提出嘅呼籲感動到北京政府,伸出橄欖枝,香港民主先至有一絲希望。」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指出,過去半年本港先後發生曾蔭權慳電膽現金券計劃涉利益輸送風波、大量反對意見下通過高鐵天價撥款、五名泛民立法會議員請辭、元旦大遊行、龔如心爭產案敗訴的陳振聰涉嫌偽造文書被捕等事件,都影響相關指標評分的升跌。

李國能得分68.1創新高

調查結果又顯示,港人對「法庭公正程度」、「司法制度公平程度」的評分明顯上升,評分分別是7.4及7.05,是自97年開展調查以來最高,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的得分更大幅上升7.1至68.1(0至100分為標準),亦創歷史新高。陳健民表示,市民對香港法治一向都有寄望,而且本港法治仍保持獨立性,加上龔如心爭產案陳振聰敗訴結果,符合社會公論預期,「除非有釋法事件,否則,香港法治評分都會保持一定嘅高分。」

部份社會及法治指標評分

自由指標 最新評分:7.63 與上次比較:+0.12
法庭公正程度 最新評分:7.40 與上次比較:+0.30
司法制度公平程度 最新評分:7.05 與上次比較:+0.32
法治指標 最新評分:6.88 與上次比較:+0.14
民主指標 最新評分:5.99 與上次比較:-0.03

註:調查於2月4至9日進行,合共成功訪問1,060位市民;各指標評分為0-10分
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