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個月的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辦法諮詢今日結束。由於北京中途橫加插手,策動親共派、建制派反對五區補選公投,輿論焦點變成不在於政府的政改方案如何修訂才符合民意,而在於如何反對、牽制補選才符合北大人的旨意,政改諮詢最終能否避免淪為假諮詢,實在難以樂觀。
公民黨、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運動,原本有機會讓市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對政改方案表態,對要求真普選、要求取消功能組別表態。同一些政黨、社團在街頭索取市民簽名支持政改相比,公投的方式顯然最能真實反映民意,不存在重複簽名的問題,更不存在被小禮物誘惑的問題。但在北京公然干預香港政改諮詢後,建制派、親共派陸續杯葛五區補選,更肆意抹黑公投運動,令公投的意義被扭曲,一些市民也可能被誤導而選擇放棄藉投票表達政改意見的機會。
稍為可慰的是,在政改諮詢結束前夕,仍有民間組織不畏強權,繼續向特區政府、向北京表達不同意見。民間策略發展委員會昨日將政改意見書交給政府時,召集人、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批評政府的區議會方案是假民主,只會鞏固建制派力量。終極普選聯盟昨日也約見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要求她向北京反映港人要求普選的意見。
特區政府如何看待、處理市民提出的政改意見,是真諮詢,還是假諮詢,衡量的標準當然在於政改方案最終能否去蕪存菁、吸納不同意見,但在港府向立法會提交選舉方案之前,至少還有兩件事可以衡量港府是否有誠意推動香港民主發展,是否有決心捍衞一國兩制。
其一,在向北京反映市民意見時能否不揣摩上意。在港澳辦、中聯辦炮轟五區公投違背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有關決定後,本港的親共政團、報章一面倒地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原本決定參加補選的政黨也臨陣脫逃,這與其說是他們的本意,不如說是他們不得不遵從上意。
范徐麗泰昨日與終極普選聯盟會面後承諾,稍後到北京出席人大會議時,會反映終極普選聯盟的意見。由於聯盟主張2017年特首普選提名門檻不高於現時、2020年立法會普選應取消所有功能組別、2012及2016年選舉應擴大民主成份,他們的建議與公民黨、社民連的主張並無歧義。范太同意向北京轉達意見、爭取溝通機會,應該說,其態度是可取的,也值得港府官員借鑑。
其二,港府在舉行五區補選時能否公平、公正。特首曾蔭權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竟然表示不參與五區補選投票,一反港府號召市民積極投票的傳統與理念,大有向問責官員及公務員施壓之意。如果港府懼於北京和親共勢力的壓力,未能盡心盡力辦好補選,如何在政改問題上取信於民?
政府的政改諮詢期今日結束,但顯然政改的爭拗並未結束,更不等於市民會就此放棄爭取普選。除了踴躍參與立法會議員補選之外,市民仍應把握機會,在集會時、在論壇中、在網絡上,繼續表達要求普選時間表、路線圖的訴求,莫讓北京以為他一聲令下,全港市民就會趴在地下、不敢抬頭、不敢出聲。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