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佢(陳耀裘)個人好sporty,做好多運動,社際隊有比賽,就會喺Sportscentre(運動中心)見到佢。」昨日打高球時猝死的醫生陳耀裘,197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資格。當年與陳醫生同期在港大畢業、曾在伊利沙伯醫院共事的心臟科專科醫生鄭俊豪昨憶述故友時稱,陳耀裘是港大利瑪竇堂宿生,年輕時熱愛曲棍球等運動,為人開朗健談,跟同事及病人相處融洽。
「冇時間同佢自己檢查」
曾在伊院心臟科任職的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指,他二十多年前入職伊院時,陳耀裘已轉為私人執業,性格和藹可親,「佢屬於好senior嗰輩。有啲睇過佢嘅病人都喺我面前讚佢,話佢好好人,好照顧病人。」
何與陳間中碰面,會點頭問好,「佢身形好fit,平時好精神。突然間咁樣,我都覺得好可惜。醫生都係人,都會有隱疾。」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慨嘆,本港有約200名心臟科專科醫生,約四分一已半退休,不足以應付全港數以萬計心臟病患者,「工作量好大,一餐飯五分鐘食完,食咗乜都唔知。成日幫人檢查,但冇時間同佢自己檢查。」
他說,壓力大是心臟病高危因素,面對高壓者發病風險比一般人高三倍,年長及男性心臟科專科醫生是高危一族,希望本港醫生團體效法英國,為同業設體檢計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