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會把每年收到的利是錢花光,因為當作是天降下來的財富。據統計一般的利是錢由數百至數千元,未結婚而已上班的人的利是錢會多一點,可以買的東西實在有限。其實大家也不一定要花光利是錢,特別是在教導小孩子時,自小已有花光的習慣,將會在他們長大時帶來無窮的後患。
父母可以考慮把利是的道理告訴小朋友,沒有父母的利是支出,便沒有小朋友的利是收入。有些家境不太好的父母,會把孩子部份甚至是全部的利是錢扣起,以支持其利是的支出。我以前的情況也如是,當時沒有太不高興,因為我明白當時家庭的情況,長大了母親在我有需要時還是慷慨地相助。
學習分享樂趣
人們普遍留意利是的內涵,當然內涵高可以代表對方有一定的實力,但也可以解作對方對收利是的人的一種尊重,在有機會時適宜回饋對方,例如回饋對方的孩子。如果收到的內涵不高,其實也是對方的一種心意,也是對方能力的上限。我自小對利是沒有多大的感覺,收了當然高興,但更重要是從內涵中看一看派送方有甚麼需要。有些家庭在派利是時有一定的壓力,出來工作了的人可以在過節前把一些零用錢給予這些家庭,或是送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作為過年禮物,只花光了便錯過了解別人需要的機會。
利是錢可以用來請朋友飲茶,從而學會予人分享的樂趣。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收到的利是錢找一個慈善機構去捐助,反正是多了的錢財,除非是自家的財務有重大的困難,否則給予更有需要的人,別人快樂,自己也有福氣。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