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常常說,選美冠軍可以得到價值等同一百萬元的這樣那樣,以及別墅一間,竅門在「價值等同」這四個字上頭。有得勝者說,她都沒去過那間別墅,那別墅原來在內地某條村,交通不便,四野無人,怎麼住啊?
價值等同一百萬的獎品,很多遊戲節目都有,聽上去,一百萬元挺不錯,但就是錯在「價值等同」。贊助商送出幾隻不知什麼牌子的手錶,可以說是價值等同三十萬元。送出十來盒不知什麼韓國參,亦可以說是價值等同十幾萬。某公司送出價值等同二十萬元的做facial券,得去指定地方做。如果那地方來回要花上百多元的士費,你會不會去呢?
價值等同任由贊助商或者電視台說,價值等同即是沒有現金的,領了頭獎的人啼笑皆非。手錶是走不動的,得自費去換電芯。韓國參,不曉得作何用處,盒子上全寫韓文,看不懂。Facial券,捽到臉皮都脫掉還沒用完。
我做廣告公司的時候,也替銀行客戶設計了一個遊戲,那就是開保險箱。每個都有現款的,有多有少,看你自己挑中哪幾個。要快,如果參賽者運氣好,一開便見到一堆鈔票,快手快腳地把錢拿走,還可以去開第二個,開到夠鐘為止。夠鐘,是指三分鐘內任你開。
保險箱是從地面叠到很高的,開了個全是大銀位置又高的保險箱,馬上大銀淋頭,那陣大銀如雨頗好看的。是多是少都是實實在在的錢,並非「價值等同」。「價值等同」cheap了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