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春寒風細雨,連財神爺也受阻。低溫微雨令不少市民都寧願留在家中與親人度歲,街上行人明顯大減,令茶餐廳等街舖暫未能大發新年財。不過,大型商場因有避寒風市民及內地客撐場,成為大贏家,人流較去年上升一成,內地客仍最疏爽,有豪客花10萬元掃參茸海味,另有豪客一擲20萬元買兩隻名錶送給家人。
記者:張文傑、翁煜雄
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滿是中小型商舖,但昨日間中有微雨,不少時裝店門庭冷清,未見有市民拿着一袋袋戰利品穿梭商舖之間,街頭小食店的人流不多,茶餐廳的生意亦遠遜去年。新金鹿茶餐廳的水吧師傅張先生慨嘆,主要靠午市及下午茶,去年新春前後數日由朝忙到晚,今年最旺只有下午3至4點時段,全因年廿七起一直下雨,「(生意額)少兩、三成,落雨你都唔出街食啦,好大影響,整場雨嚟,差好遠。」他指昨停雨後生意才好轉。
「今年都冇乜點買嘢」
「想買PSP遊戲機,但利是錢家得500蚊左右,未夠。」10歲的陶煒諾指暫時到的利是與去年差不多。其母陶太說,今年派了2,000多元利是,與之前數年一樣,新春消費方面,主要買衫予兒子,「我做售貨員,冇假放,自己今年都冇乜點買嘢。」她預計虎年市道仍「麻麻地」,開支可能要緊縮一點,「自己做零售業,知道主要靠內地客。」她希望本港經濟如車公的籤文般「先難後易」,下半年越來越好。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因為受到天雨及寒冷影響,街舖食肆生意較受影響,尤其初一、初二客人少於預期,但商場內或遊客區食肆生意較佳,料飲食業新春期間每日生意額約3億元。
酒樓一半生意是遊客
銅鑼灣時代廣場三寶鐘錶珠寶經理何國智說,連日來光顧的九成以上也是內地客,「一家大細嚟過節,都係嚟買名錶、手袋多。」購入兩隻每隻10萬元名錶的內地客林先生表示,春節一家10多人來港度歲,購物為主。聘珍樓經理趙偉志稱,酒樓有團年飯及開年飯等晚市「撐場」,生意比去年多15%,春茗訂位至月底亦已滿八成,但新春期間有一半也是遊客生意。百成堂集團主席李應生說,昨日開市人流極旺,以內地客為主,平均花兩、三萬元購人參、鮑魚等,較豪的更掃10多萬元參茸海味。
時代廣場發言人說,新春期間每日人流約17、18萬,七成店舖照常營業,包括Gucci、BV等,整體生意約增長一成。信和集團商場推廣總經理蘇蔡潔蓮說,奧海城、黃金海岸商場及藍灣廣場除夕至初三人流達216萬,營業額共3,690萬元,均較去年多10%。港鐵總商場事務經理伍翠樂稱,德福廣場新春人流升20%,生意額升15%至20%。
街頭直擊
《會手緊啲》
陳先生 醫療產品銷售
「新春一家三口消費1萬蚊以下,主要都用嚟買衫、食嘢,但預計嚟緊市道唔係咁好,買嘢會手緊啲。」
《消費幾千》
Alice 教師
「新年消費幾千蚊,同上年差唔多,都係買手機、玩同食嘢為主,整體上感覺市道好似幾好。」
《儲起利是》
林同學 小學生
「今年暫時咗500蚊利是,少過上年,會儲起佢,最想買遊戲機,但係要睇吓媽咪畀唔畀買。」
《來港購物》
謝小姐 內地遊客
「紅包有五、六千元,比去年多近二千元,全部用來在香港買化妝品、衣服,最後一天要買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