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報道】贈醫施藥,可說是最古老的行善方法,但在極度富裕、現代化的香港,這服務仍是遠遠供不應求。社區組織協會今年初得到資助,為深水埗區內貧困長者、基層勞工提供為期一年的中醫義診服務。但社工、中醫、捐款者都萬料不到求診者眾,而且不少貧病者一直「有病冇錢醫」,以至病情加重,需要更長時間、更多藥物治理,導致計劃超支,快要「乾塘」。
上周四晚,社協位於深水埗海壇街的會址變身臨時醫館,雖說要提早預約,但「診所」內還是擠滿病人,兩名正方中醫診療所的中醫師忙個不停,為中風、癌症、咳嗽、肌肉勞損的病人把脈、針灸、開藥方。負責該服務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說,這一回他的確是「計錯數」,低估了服務需求,令計劃的財政提早「告急」。
基金主席努力求捐款
「原本長青慈善基金贊助咗一萬蚊幫長者畀藥費,夠1,000人用一年,但喺做落先知好多病人要長期跟進,經已用咗4,000蚊。」吳衛東表示,最初的估計是每名病人只需服一劑藥,成本10元,但義診計劃投入運作後,方發現病人平均要服五劑藥,才能病癒,部份長期病患的長者更需較多的時間跟進。
為窮人義診的中醫田皓瑤表示,需要贈醫施藥服務的病人,病情多較嚴重,例如工人因工作環境導致勞損、長者久咳,往往要再作跟進才能控制病情。該服務自上月初推出至今,共12次義診,為233人治病。長青慈善基金主席胡愛茵表示,會努力尋求新的捐款。社協的查詢電話:2713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