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舊曆年,生肖轉換,就總有些諧音吉祥語出現。比如豬年,會諧音「諸」:諸事順利。鼠年,會諧音「數」「屬」:數不勝數,神仙眷屬。牛年,諧音「扭」:扭轉乾坤。惟獨虎年,好像沒有諧音吉祥語,而只有用「虎」這原字的吉祥語,比如虎氣冲天,身壯如虎。
要說諧音,廣東話的「虎」卻與「苦」同音。「苦」是不大吉利的詞,誰想吃苦呢?可以想到勉強為之的成語是「苦中作樂」,雖作樂也還是在苦中呀。
然而,這人生中的「苦中作樂」也許是最大的快樂。這種快樂猶如吃苦瓜,苦瓜是苦的,但苦瓜的味道則極好。又猶如品濃茶,茶是苦的,但濃濃的鐵觀音,慢慢在口腔中回蕩,滋味無窮。
人生總有許多悲歡離合,歡與合自然很好,但悲與離都免不了。父母總要離去的,子女長大了就難得一見了,夫妻即使同偕白首,也總有一個要先走。這尚是正常人生的跌宕,至於在一個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下生活,那種悲與離的苦況,就更難形容了。
但人生的味道,大約也與人的口味一樣。儘管你很喜歡甜,很享受甜,只是如果回想起往事,卻是苦最堪回味。尤其是,回想起在苦日子裏如何尋一點樂趣,如何自嘲,如何滋生出幽默感,這種苦中作樂,比純然娛樂、享樂,更可珍貴。
約五十年前的一個周末,我坐了大半天火車,再冒雨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去一個鄉村中學去看望剛當上教師的她。在學校與她會合,再一起走回住處,發現沒關窗戶,全屋的地板、桌面都被雨淋濕了。但我倆都只愁苦了半分鐘,然後幾乎一起笑着說,「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來清理它。」那時是左傾的流行口號,我們說時卻帶點調侃。怎會一起說呢?五十年後,我還在回味這苦中作樂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