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虎年正月初一巧遇西方情人節。這難得一遇,中西合璧的節日,並沒有影響民眾過節的心情。受經濟回暖影響,內地民眾出手闊綽,有人豪派每封千元人民幣的利是;也有人豪擲29,999元,購買999朵藍色妖姬玫瑰花,博女友歡心,各自各精采。而為迎接虎年的來臨,全國各地民眾在除夕夜,除一家開開心心吃團年飯外,就是觀看中央電視台一年一度精心炮製的大型春節聯歡晚會。
經濟回暖,內地人新年派利是(即紅包)亦較往年爽手。一項調查顯示,今年利是行情一路看漲,當中尤以70後和80後出手最為闊綽,打算大派利是的大有人在,且預算也比去年有所增加,當中有23%計劃派100元至200元(人民幣.下同)的有23%,更有5%的被訪者更計劃派每封逾1,000元的利是。
根據內地網站一項調查顯示,逾一半的被訪者選擇派發的金額在100元以下,100元至200元的有23%,200元以上的有12%,更有5%的被訪者派紅包金額在1,000元以上。反觀,50後和60後的利是金額不會「隨波逐流」,而是取「利利是是」的意頭。
已成為「面子問題」
「請問現在紅包還有包200元的嗎?」一名年輕媽媽在網上詢問今年利是的行情時慨嘆,公司的同事包了600塊紅包給她的兒子,但同事有三名孩子,一旦每人回封600元,則要花1,800元,「若每人只給200元,感覺有點過意不去」。而內地記者的調查發現,無論派發或收利是,年紀越是年輕則越是看重利是封裏的「份量」,有的年輕夫婦更是將紅包和面子問題聯繫起來。
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內地民眾派利是的含金量也開始「節節攀升」,過去那些5元、10元的「好意頭」,時下已漲價到了最少數百元、多則上千甚至過萬元的「重金厚禮」。紅包已成為了一種攀比的風氣和「面子問題」,着實讓部份人感到一份沉重的節日壓力。
按照習俗,吃過年夜飯後,長輩都會給後輩派發壓歲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紅包或利是,希望晚輩平安幸福,遠離災難。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稱,派發壓歲錢的習俗始於魏晉,盛於唐。民間傳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
《廣州日報》/中新網
王菲復出成春晚焦點
擁有全國13億觀眾,中央電視台一年一度精心炮製的大型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昨晚吸引觀眾邊吃團年飯邊收看。當中久休復出的王菲(圖)、小虎隊的重組、趙本山等人的精湛演出,成為全場焦點。
小虎隊活力仍在
春晚昨晚8點開始,整個活動歷時5個小時。央視除向全國直播外,亦向世界多國轉播。當中萬眾期待的天后王菲,第十個出場,以天籟的聲音唱出《傳奇》,只見現場觀眾頓時靜下來,欣賞她美妙的歌喉。至於小虎隊,雖然三位成員,吳奇隆、陳志朋和蘇有朋三人分別年屆30多歲,但仍見活力。
至於近年頻頻亮相春晚的著名歌手宋祖英,昨晚以一身華麗的裝扮,在數十名舞蹈員的伴舞下,以《讓我們舞起來》博得全場的掌聲。而繼去年《不差錢》後,趙本山昨晚的小品《捐助》首次亮相春晚,頻獲掌聲。
春晚自1983年問世以來,成為中國百姓辭舊迎新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在昔日一場不足5小時的節日歡宴濃縮着中國社會文化劇變中的萬般滋味。由於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加上乃地位的象徵,近年中港台三地藝人均絞盡腦汁上春晚。
新華社
點滴
股民新年忌收被套
內地股民原來對春節忌諱多多。肖女士的姪女送了一套床上用品給她,還強調「被套」鋪起來很好看,令本來股票就被「套」着的她,感到相當鬱悶。有股民就因收到草莓,害怕股票「炒沒」送回給對方。而春節前習慣叫父親做「爹」(跌)的,現在都改叫「爸」了。
千人餃子宴食「餃子王」
北京留民營村昨晨舉行第30屆千人餃子宴,正準備申報健力士世界紀錄。逾千村民分享宴上一個重58斤的巨型「餃子王」,裏面有1,000個小餃子,由番茄、菠菜、甘藍三種有機蔬菜汁和麪粉製成,分羊肉和豬肉兩種餡料。餃子由300多個村民合力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