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人行續收水若控制信貸未果 料下一步加息

任志剛:人行續收水
若控制信貸未果 料下一步加息

【本報訊】農曆新年前人行突然提早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身兼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的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出席商台《政經星期六》節目後表示,內地1個月內兩度調高準備金率,與去年信貸增長急速,當局要作出控制信貸供應的決策有關,藉此減少銀行體系囤積過剩流動資金,倘若資金持續流入內地,相信有關行動仍陸續有來。 記者:劉美儀、廖鳳婷

假若持續控制信貸供應的措施,最終未能起到作用,任志剛說下一步便可能會考慮加息(調整信貸價格),惟現時很難掌握加息時間。
去年內地新增貸款達9.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1月份銀行新增貸款高達1.39萬億元,佔全年信貸增長目標7.5萬億元近兩成。
多次強調對人行決策,並無內幕消息的任志剛,指當局上調準備金率收緊信貸供應,關鍵是銀行體系會否存在太多流動資金,若單考慮外資不斷流入內地的因素,已構成理據拉動人行要持續上調準備金率,因為在內地實施外滙管制前提下,資金流入,即人行要不斷購買外幣並投放人民幣,操作上便形成銀行體系流動資金持續膨脹。

今年全球經濟不容樂觀

市場關注人行下一步何時加息,他認為目前情況仍不清晰,外界要注意內地主要經濟數據走勢,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同比增幅為1.5%,但環比只升0.6%,相較以往按月增幅略趨放慢,實際情況仍待一段時間觀察。
雖然去年末季美國經濟似回復較快增長,但他指出,此舉主要是央行量化寬鬆及拯救經濟措施催生的效果,歐美經濟復蘇力度仍非常疲弱,看不見急劇反彈迹象,他認為在各國討論何時退市的氣氛籠罩下,今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他相信內地經濟可望保持快速平穩增長,未來10至20年內,中國經濟規模有力與歐美水平看齊,推動人民幣繼美元及歐元後,成為最具潛力冒起的國際貨幣第3支柱。

人行:貨幣政策續寬鬆

對於人行一個月內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被指是貨幣政策的改變。人行消息否認此說法,指上調存款準備金並不代表貨幣政策有改變,目的是提高存備率旨在處理金融系統相對充裕的流動性,人行會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而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亦強調,不要視之為徹底緊縮。
另外,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策略師、TraxisPartners基金經理碧斯稱,中國逐步收緊銀根的做法正確,調升存款準備金率有助經濟達至「軟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