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華當差半輩子,見慣三山五嶽,看盡酒色財氣,歸園田居對他來說無從想像,甚至抗拒,退休後他卻跑到老遠的石崗菜園村,用退休金買了間小屋,只為讓李太楊妙玉過上她一直夢想要過的生活,「後生時冇乜嘢畀到佢。」李太在屋前空地種滿迷迭香、九重塔,益母草、蕃檸檬、合掌瓜,幸福,卻又感觸,「真係好開心,雖然時間咁短暫。」
財政司官邸外初邂逅
李生大半生做前線警務工作,在警隊的最後三年,是灣仔反黑組副主管,過慣熱鬧紛擾、日夜顛倒的城市生活。李太結婚以來養兒育女,打兼職工,不愛名牌、不愛飲茶、不愛打麻雀,卻愛一切花草樹木,祖輩是草藥中醫,有點家傳的中草藥知識,閒時自學種植,2,000元一本的植物書也不嫌貴。
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一起走過34年的日子,是緣份也是福份。李金華記得,1970年他20歲,到黃竹坑的寮屋區巡邏,「後面就係財政司郭伯偉官邸,我周圍搵簽更簿,原來就喺(楊妙玉)佢屋企出面。」李金華邂逅跟兄弟姊妹做手作仔的楊妙玉,後來楊妙玉出市區打工,兩人重遇。拍拖時李金華叫楊妙玉的洋名Mabel,76年結婚後生兒育女,稱呼也由Mabel變成「媽咪」。
轉眼,一對兒女長大成人,碩士畢業,自立生活。05年李金華一退休,就跟妻子跑遍元朗,千辛萬苦找到菜園村,用40萬買下這幅1,500呎的地連屋。「嚴格嚟講,我初時係抗拒呢啲田園生活。」李金華回想兩年前夫妻倆搬入菜園村的光景,「入到嚟我又驚蚊,又怕污糟。」但他還是蹲在泥地上,幫妻子的小天地除草,卻分不清哪些是雜草,把一整盆益母草當雜草拔光,氣得妻子哭笑不得。
聞政府拆屋太太呆了
李生萬般不習慣,太太卻自得其樂,「我十一、二點都會拎支電筒出去,睇吓啲花開成點。」兩年下來,丈夫卻越來越投入菜園村的生活,「調番轉頭,家佢仲唔捨得呢度。」李太話是這麼說,但她第一次聽到政府拆村的消息時,在屋前呆坐良久,一言不發,「隔籬屋嗌咗我好多次,我都聽唔到,腦海一片空白,點解政府咁殘忍?」李金華成為不遷不拆的中堅分子,到立法會抗議,也曾經被帶返警署,碰面都是舊夥計。「搬入嚟嘅時候,好多同事幫手搬屋。」
問李生李太會向政府登記搬遷嗎?李生晦氣說:「唔登記。」李太過後才看着老伴說:「我哋只係希望繼續過家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