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來了,先唱一首民國童謠來慶祝:「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奇怪的是這首小歌。兩隻老虎,生理殘缺,為何成為童謠的題材?因為在兒童心理學上,三五歲的小孩,最經歷想像的恐怖:「大人叫喊老虎來吃人了」,小孩就嚇得大哭。
但兩隻老虎,變成了沒耳朵沒尾巴的趣怪動物,就不那麼可怕了。這首歌,是中國文學中惡人最早的漫畫諧趣版,協助小孩克服恐懼。
毛澤東是心理學專家,有一段毛語錄,似亦受此影響:「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此「紙老虎」一詞,收入英語辭典,荷里活後來還拍了一齣歷險電影,就叫PaperTiger。
老虎是暴政的象徵。伴君如伴虎,虎年來了,有智慧的父母,要教小孩這句中國成語,叫他們長大了,入外國籍,千萬不可幻想報效帝皇統治的強權。劉少奇、林彪、周恩來,是如何死的?孔子說:苛政猛如虎噢。大陸電影《孔子》沒有這句話的,為什麼沒有呢?一點也不奇怪。
《西遊記》第十回,一個漁翁,一個樵子,在酒家相遇。漁夫對樵子說:「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
今天大家看看,有一位著名的爵士,就在抱虎同眠了。《西遊記》真神書也。
通識要學貫中西,研究詩中的老虎,自然也要學崇洋的特區政府,看看英美有何「先例」。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老虎詩最著名:「老虎,老虎,熾熱的光芒,把夜間的森林照亮;是何等妙手金睛,把你唬人的對稱造成?」
這首老虎詩,文字淺白,講的是什麼,卻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難解的詩。有人說老虎代表上帝,有人說作者歡呼法國大革命,希望英國也一樣,能推翻王室,八月十五殺韃子,不敢明講,又怕人只照字面閱解,因此故意把Tiger串成古體的Tyger,暗示詩中的老虎是假的。也有人說,沒那麼複雜,布萊克有輕度精神病,這首詩出於妄想症。
畫老虎公認最難,形態剛健中有矯柔,而且一身金黃,中國水墨畫一抹此色即俗,能把老虎畫成大雅者,僅嶺南楊善深一人而已。
抱虎同眠的人,千萬不要摸老虎屁股呀,咬死你o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