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西半山買入一層舊樓,原留作收租,恰巧有財團正收購同區舊樓地盤,無端賺多一倍價錢,一層樓變兩層樓。舊樓中尋寶隨時有橫財,同時發展局建議強制拍賣舊樓門檻由現時九成,降至八成,直接提高合併機會。
尤其市區已經是一地難求,若地盤合併面積有1萬平方呎左右,發展商的興趣增加,也造就個別已開始物業老化的區域變成寶藏。不過,不是每個地盤都存在重建商機,入市者須抱着可攻可守的原則。曾經跟一名發展商講開,每逢他們正進行收購的區域地段,便開始有其他投資者物色鄰區投資機會(俗稱落釘),導致收購時難度增加,故多以低調方式進行,以免張揚。
港鐵沿線成收購旺點
這反映每當有大型收購行動前,能成功購入地盤內或周圍的物業,無論是住宅和商舖,也可視為一個長線投資,之前必須多做點功課,看看哪區可有被發展商看中的機會,不要點錯區。
老樓了解到個別財團的收購目標,除了市建局外,發展商針對港鐵沿線或半山一帶舊樓物業,如銅鑼灣、北角、西環、大角嘴、土瓜灣和旺角舊區一帶,都有不同的收購行動秘密進行中,因此選擇區域宜傾向這些旺點。
由於收購需時,讀者宜作兩手準備。第一,視乎物業現時的出租能力,由於傳統舊區物業租值高,租約可長可短,以逸待勞,既可收取合理租金回報,另一方面若被發展商看中,可點石成金;第二,由於舊樓按揭成數一般較屋苑型住宅低,或是不造按揭、或是年期短,投資者宜擁充足資金上會。
聯合出售防渾水摸魚
此外,一名測量師行老友表示,八成門檻新措施料可過關,這方面的查詢和合併招標個案的確增加,為免有中介人渾水摸魚,藉低價收購轉售予發展商圖利,最佳保護自己利益方法,宜集齊業權聯合出售。基本上顧問費不收分毫,成功出售前律師費每戶約2000至3000元,視乎有多少業權戶數,相差不遠。若成功出售,才需支付物業買賣律師費和中間人佣金,前者按每戶價錢,由數千至萬餘元,後者為樓價1%。
劉兆昌
香港樓論網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