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沒在香港過年,今年留在家裏度歲。
於是打電話給些朋友,問:年卅晚都要跟父母吃年夜飯?
他們說是的。
那吃完年晚飯,是散了呢,還是繼續陪着父母守歲?
什麼叫守歲?有幾個問我。
守歲就是過半年,熬過十二點。
他們說,不用,吃完年夜飯就散了。
我說,好,那就來我家守歲吧!
女兒不在香港,年卅晚吃完年夜飯,不如找些朋友到家守歲。
守歲是北方人習慣,吃過年夜飯,大人孩子出去放一陣鞭炮,十點來鐘,全家動員,搓麪、拌餡、擀皮,各司其職,餃子就這麼包了出來。然後就等午夜來臨。
十二點鐘,街外又鞭炮連響了,家裏大小,按長幼坐好,小的給老的磕頭,老的給小的發壓歲錢。最老的一個給所有人發,然後是大的給小的發,層壓式,派完壓歲錢,開鍋煮水,下餃子。傳統包的都是素餡餃子,但現在改了,愛吃什麼餡都行。
那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刻,那一頓餃子也吃得最熱烈,年卅晚便如此過了。
以往幾年我在北京都這麼過,今年留港度歲,就想着找些朋友來家熱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