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經濟部昨公佈,開放半導體封裝測試和晶片設計企業前往內地投資,第6代面板模組(可製液晶體顯示屏)在獲得批准後在內地設廠,不過,台商透過併購、參股投資內地晶片鑄造廠除外。
經濟部同時表示,銀行業、信託服務業、金融租賃業等也開放予內地投資,但暫未見披露詳情。台灣金管會主委陳沖表示,在開放內地機構參股台灣的保險和證券業務上,已在跨部門上有共識,並有望於短期內公佈。
陳沖提到,內地資金投資台灣的銀行則要等待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協商。儘管兩岸金融監管備忘錄(MOU)已於1月16日生效,但有關管理辨法仍在行政院討論中,且不同部門亦未統一意見,故這方面仍在膠着狀態。
僅限第6代液晶顯示屏
中資銀行投資台資銀行暫無進展,但則公佈開放的第6代的液晶體顯示屏,對於業界來說,亦非真開放。由於中國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為搶灘,包括中、日台等6間中外企業已先後公佈7項包括6代、7.5代、8代和8.5代生產線,業界指,台灣開放6代只是怕失去中國這龐大市場。
內地液晶面板廠資料
韓國三星生產線:7.5代 投資金額:22.5億美元 地點:蘇州
韓國LG生產線:8代 投資金額:40億美元 地點:廣州
日本夏普生產線:8代 投資金額:未定 地點:南京
中國京東方生產線:8代 投資金額:280億人民幣 地點:北京
中國京東方生產線:6代 投資金額:175億人民幣 地點:合肥
中國TCL生產線:8.5代 投資金額:280億人民幣 地點:深圳
中國龍飛生產線:8.5代 投資金額:33美元 地點: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