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價商品除黃金、鑽石外,玉石同樣具備不可再生及藏量有限的特點。專家指,投資玉器首選白玉和翡翠等,但要屬優質及搶眼,才具升值潛力,升幅有機會勝過黃金及鑽石。 記者:甄嘉儀
由於現時九成天然玉石經由緬甸開採,故玉石又稱「緬甸玉」,大致可分為軟玉及硬玉,前者包括白玉及碧玉等,而硬玉則以翡翠價值最高。六福集團總經理區國球指,玉器可分為收藏及佩戴兩種,要成為優質翡翠,須同時符合玉種、通透度、顏色,及內部結構等標準。升值潛力視乎質量、色素、大小、完美度、設計,和手工等。
視乎質量、色素、手工
香港玉器商會會長陳國民指,過去兩年緬甸翠石公盤成交金額,分別達62.5億及74億元,反映即使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市場對玉器需求有增無減。玉石開採成本隨原油價格上落,加上玉石供不應求,令玉材價格水漲船高。「以白玉過去10年批發價,每公斤玻璃種批發價由99年的2萬元,升至去年100萬元,升幅達49倍。預期未來5至10年,原材料價格每年可升50%。」
過去10年白玉批發價資料
玻璃種 1999年價錢(每公斤):2萬元 2009年價錢(每公斤):100萬元
冰種 1999年價錢(每公斤):5000至6000元 2009年價錢(每公斤):40至50萬元
芋頭種 1999年價錢(每公斤):100至200元 2009年價錢(每公斤):1000元
資料來源:受訪者提供
原材料價每年可升50%
比較過去10年的金價走勢,升幅只有2.8倍,而最高質素的1克拉鑽石價格指數,過去3年亦只升6.8%。區國球表示,「玉石屬不可再生資源,目前只有緬甸出產優質玉石,但並非每次能開採高檔次玉材,相對於可提煉的黃金,玉石價格可看高一線。」不過,黃金為儲備貨幣及認受性較高。
區國球指,投資玉器的入場門檻約數千元,建議從價格較低的配件飾物,如手鐲和鏈墜等入手,當對玉石有較深了解後,再投資高價擺設。
如一枚8年前價值約1萬餘元,現值已達9.8萬元的手鐲,由於其色澤均勻,玉種優質,升值約9倍。至於收藏擺設,上年底,蘇富比拍賣的清朝乾隆皇帝「八徹耄念之寶」玉璽,經過三十多口叫價,以315萬英鎊(約4,045萬港元)成交,較底價高出近七倍。
手鐲八年升值9倍
陳國民教路,玉石特點有「色、水、種」。「『色』即指其顏色,所謂翡翠,翡為紅色、翠為綠色,還有如白、黑、黃等顏色,近年以黑玉較受追捧;『水』則指其通透度,以透明(可被光線穿過)價格最高;『種』是指其質地,以玻璃種最受歡迎,次一等為冰種及芋頭種。」他續指,還要揀有光澤、顏色均勻、無斑點及裂紋等雜質瑕疵的翡翠。
科學儀器 鑑定真偽
中華珠寶鑑定中心總監徐建華表示,有不法商人以染色的石扮翡翠,即使有經驗的業內人士,亦難分辨真偽,建議到有天然翡翠標誌的商舖購買。
飾物鑑證費$400起
購買玉器後,可到鑑定中心鑑定真偽,以科學儀器鑑定玉石需時約一天,普通飾物鑑證費約400至500元,擺設則約1000至2000元。完成鑑定後會有證書,印有產品資料,如相片、重量大小、防偽標記、政府認可標誌等。
若缺乏專業儀器,可透過小電筒鑑定,如果翡翠的顏色是浸入去,在燈下可看出其色澤不平均,「有經驗的行內人除憑肉眼睇蜘蛛網紋,亦會輕敲玉石聽聲判斷。質素好的會發出清脆悅耳聲,次等則會發出低沉、沉啞聲音。」
硬玉質翡翠類別
A玉:純天然,無經過化學處理
B玉:經化學處理及注入樹脂
C玉:經染色處理
B+C玉:經化學處理注入樹脂及染色
小知識:鑑定測試工具
寶石顯微鏡:檢查內部晶體特徵、形狀及晶粒大小
紫外光燈:測試於紫外光下,有否顯示注入樹脂螢光反應
濾色鏡:觀察是否有染色處理
分光鏡:檢查色澤是否天然翡翠光譜
紅外線光譜儀:分析有否注入樹脂
折射儀:量度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