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氣候下 植物飽含抗氧物質大西北草藥炮製痛風藥

嚴峻氣候下 植物飽含抗氧物質
大西北草藥炮製痛風藥

【本報訊】祖國大西北蒼茫荒凉,當地植物飽受乾旱、嚴寒、暴曬氣候折騰,生命力特別頑強。中文大學發現,這些植物的生命力源自抗氧化成份,入藥有助對付頑疾:耐熱的桑樹枝葉能治痛風,抗蟲的黃花蒿能抗肝癌。負責研究的學者強調,有關中草藥有待精製提煉,單味食用效果不彰,有病還是要請教中醫。
記者:白琳

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鄭漢其花了20年,夥拍內地大學研究逾200種中草藥的有效成份,最近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經過一連串成份分離及藥效等測試,證實嚴峻氣候可影響植物成份。
鄭漢其指出,很多在極端氣候生長的植物含豐富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治療自由基相關疾病,包括痛風。動物內臟、豆類、菇類及肉類等的嘌呤含量高,進食後嘌呤會轉化為尿酸,通過腎臟排出體外。一旦攝取過量又不能排出,就導致痛風。天氣乾燥、飲水不足及飲酒也可致痛風發作,研究指痛風可增心臟病風險達26%。

部份抗菌殺肝癌細胞

鄭漢其根據中藥典籍,研究122款治療痛風及骨痛等相關疾病的中草藥,老鼠及人類腎臟細胞測試均證實,桂枝及虎杖等四種中藥可抑制嘌呤轉化為尿酸,桑枝及桑葉則可幫助排走尿酸,效果媲美專治痛風的西藥。雖然部份中草藥在港非常普遍,而且毒性不高,市民間中食用或可輕微紓緩痛風,但始終未經過提煉,難以當藥治病。他提醒痛風患者服食前必須經中醫處方。
西北區域抗蟲抗菌的植物繁多,鄭漢其發現這類植物含逾50種抗菌成份及昆蟲拒食劑,其中茵陳蒿、黃花蒿及白苞筋骨草更可殺死人體肝癌細胞。中醫已知茵陳蒿可治黃疸,黃花蒿已被廣泛應用治瘧疾,白苞筋骨草在港沒有發售。
研究結果又顯示,產地也影響抗癌成份多寡。上述三種抗肝癌中草藥的調查結果均顯示,陝西出產的抗癌成份最多,雲南出產的成份最低。但鄭漢其強調,現時尚在研發初段,這類中草藥仍須經過提高藥效、減低毒性等過程,市民切勿亂試。

可紓緩痛風中草藥

.桑枝
.桑葉
.虎杖
.桂枝
.野菊花
.歐地笋
.串果藤

資料來源:中大生物醫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