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保護主義嚴重 英商界威脅撤出中國市場

嫌保護主義嚴重 英商界威脅撤出中國市場

在金融海嘯下,中國是最先出現經濟反彈的國家,令人相信中國已成為21世紀的經濟龍頭,吸引更多資金湧來中國。不過,英國商界投訴中國保護主義日趨嚴重,對外資諸多設限,令營商更加困難。英國商界威脅若情況沒改善,將會步Google後塵,考慮撤出中國巿場。

內地競爭對手有補助

一名駐華的西方外交官透露,中國實施連串新措施,名義上是扶助本土公司,但實際上是企圖逼走外國公司,當中以外國保險和金融公司怨憤最深,在華經營多年,盈利不多,又無法穩奪中國巿場佔有率。這名外交官說:「我們做好心理準備,今年英國公司會撤走,部份公司更開始質疑在中國做生意是否化算。」
中國壓迫外國公司的手法,主要分兩方面。一方面要求科技公司做特別認證,如果外國公司要拿到認證,就要將技術轉移給中國公司,但這樣做外國公司會喪失知識產權,遲早會失去在中國立足的條件。另一方面,中國向巿場投入大量資金刺激經濟,確保本土公司取得資金,還想盡辦法令他們成功打入巿場,結果令花了多年在中國建立根基和打好關係的外國公司,被摒諸中國巿場之外。
一間外國科技公司主管埋怨:「我們自1995年到中國打拼,僱用了1,200名中國員工,只有四名外國經理,但現在競爭對手都有補助,他們多數是國企。」外國公司即使取得商業合約,也可能被剝奪。一間外國財務公司原本與中國幾個最大機場達成合作協議,但突然被攔下來,消息人士指「他們說想由本地公司承接生意」。
歐洲商會發言人指,中國在金融海嘯中極速復元,但力拒外國公司分一杯羮。一間零售公司的經理說:「人們以為中國終有一天,會變成外國公司賺取豐厚利潤的巿場,但這只是幻想。」一間再生能源公司指,假如中國公司想成為真正的國際性公司,就必須迎接挑戰,有競爭才有進步,才能改善產品質素和經營手法。現在中國趕絕外國公司的做法,只會孤立自己。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