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敵金融海嘯 日車廠自滿累事

難敵金融海嘯 日車廠自滿累事

日本最大兩家車廠豐田和本田,相繼要回收上百萬部汽車,令標榜安全和質量至佳的「日本神話」幻滅。日本汽車業出現今天困境,只怪經濟大氣候及日本自滿和保密文化所致。
日本車廠自1970年代起銳意成為全球最大車廠,對零件供應商管理體系作出革命性改變,成功提高品質、降低成本。但金融海嘯和日圓升值的雙重打擊,南韓車的冒起,日車廠於是向零件供應商施壓減成本,令車價更具競爭力,但卻犧牲了品質,車廠為降低成本而採用相同零件,當某零件出問題,就波及各款車種。
豐田前年取代美國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車廠,美國三大車廠陷入財困,更令日本車廠自滿,即使豐田年前已知道汽車油門踏板、煞車系統有問題,但為免影響聲譽,一直保密隱瞞。當問題曝光,代價卻押上了豐田及「日本製造」的金漆招牌。本田吸取豐田的教訓,在回收安全氣袋有問題的汽車就不敢怠慢,以免風暴越吹越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