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一月新貸料萬三億周小川:內銀穩步放貸 應關注通脹

內地一月新貸料萬三億
周小川:內銀穩步放貸 應關注通脹

【本報訊】工行(1398)、建行(939)、中行(3988)等大銀行相繼決定縮減今年新增貸款額度,兼控制放貸速度,據悉,部份銀行小量收回1月份借貸額度,令1月新增貸款約達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月份亦會有節奏借貸。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指出,中國銀行業放貸的步伐穩定。 記者:尹燕麗

周小川出席澳洲央行組織討論會時,被記者問及內地銀行貸款事宜,他作出簡單回應,並提醒通脹雖仍處低位,但已經顯現,中國必須對目前的形勢保持警惕。
到底是否一如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所指,中國在下半年始加息?周小川指,目前中國的利率穩定,但應密切關注通脹問題。
中國成功「保八」後,流動性氾濫成為中央調控重點。人行、中銀監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要控制信貸合理均衡投放。目前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紛表態將調整信貸結構,嚴控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貸款以及「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市傳建行已將今年的新增貸款額度定為7500億元,惟該行發言人拒絕就此置評。

銀行資產質素3年後堪憂

去年為拉動經濟復蘇,地方融資平台是銀行力搶的放貸客戶。但隨着「平台貸」融資風險加劇,監管層不斷提醒銀行嚴控風險。中銀監將地方融資平台風險列為今年銀行三大風險之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敦促出台規範措施。
交通銀行(3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由於「平台貸」貸款期限長,今年風險暴露機會較小,但從3至5年看,銀行資產質量堪憂。工行、中行已分別實行實名制管理及停止非重點省市的新增發放。
此外,房地產貸款也是今年監管重點,中銀監要求銀行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並加強與國土部合作;同時要求銀行嚴控「兩高」及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對六大產能過剩(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及造船行業的新建項目停止放貸。

周小川

本月新貸恐難越萬億

雖然中央收緊信貸,但上月新增貸款或已逾1.3萬億元,不過比去年的1.62萬億元下降20%。業內人士預計,春節假期及銀行控制信貸規模等因素將令2月新貸大縮,甚至回落到萬億元以下。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銀行已實現數據交換系統的集中,總行及監管層可以每天監控銀行信貸投放情況,隨時進行窗口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