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筆者已指出,港股已具備反彈的條件,而昨日在文章中,亦詳細分析了上周五期指未平倉合約大增的3個可能性,筆者傾向於應為,是有一些基金的對冲盤,大手沽期指來對冲手中持貨,以避開周末的風險。
前日及昨日早上,指數其實只是在低位整固,但個別股份卻跌勢頗急,應是有機構性投資者減持。理論上,沽貨後便要平淡倉,期指大戶亦會把握時機挾高指數來挾淡倉,故此,昨日早段期指的低水收窄到20至30點,大戶力托中國移動(941)及地產股以支撐指數。
今次反彈浪能有幾大的力度,要視乎個股的沽盤完結與否?同埋那些準備入場的資金開始買貨未?以筆者的估計,這兩天大市的走勢,應該是新曆年前的翻版──連挾數天,等到散戶買都買唔到。筆者估計,反彈的目標為20500。
歐豬事件加速尋底
個股方面,除了部份去年升得太勁,股值偏高的股份仍有沽壓外,大部份落後股的圖表走勢,已出現底背馳的待變格局。在氣氛極淡的情況下出現此等技術訊號,正是股價已跌至吸引長線投資者買貨之時。
若再宏觀一點看環球資金流向,除了在上周四、五晚資金因為恐慌,而出現了沽商品、股市、流向美元及美債外,基本上過去兩天一切已回復穩定。金價已在上周五出現見底訊號,美滙指數亦開始造頂,看來殺倉的動作已近尾聲,市場快將回復正常的秩序。歐豬五國事件可能是加速「鐘擺效應」,令股價及商品價格加速尋底,提早完成中期調整。
當然,在形勢好轉之餘,投資者亦要時刻保持警覺性,在策略上仍然要懂得控制注碼,這兩天低位撈的貨,仍要執行短線的策略。當大市反彈多一兩天後,要識得獲利,令現金比率提高,貨底仍可以不沽,再等下一次入市機會。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