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車衣廠 - 邁克

山寨車衣廠 - 邁克

明星著書立說,免不了重錘刻劃片場苦樂,譬如鄭佩佩和顧媚,甚至林青霞,為畫報和娛樂版照不到的角落補光,八卦的資深影迷多多益善。《自在住》寫拍戲生涯的文字卻少之又少,貫徹了方盈背道而馳的作風,僅有的幾段於是特別可貴。不曾親臨夢工場的觀眾,只當備受崇拜的明星個個養尊處優,怎會懷疑他們打的其實是份工廠工,日捱夜捱薪酬少過雞碎?「六十年代的邵氏影城攝影廠是密封式的,沒有冷氣和暖氣設備,整間廠除了出入門和防火門,只有高處近屋頂有兩把巨型抽氣扇,由於開動時聲音太響,每當拍攝時便要關掉。」天呀,這與發展中國家的山寨車衣廠有什麼分別?初出道的小姑娘還名副其實是童工哩!
於地獄似的環境中做牛做馬,難為崔鶯鶯們水深火熱,尚要裝出三步不出閨門的嬌滴滴模樣,在靜婷姐姐事先錄好的聲帶中含情脈脈低迴淺唱,絕不能像高寶樹一般化悲憤為巴渣。「日久習慣了以後,居然可以穿上古裝又唱又跳又打,大熱天還能保持臉部不出汗」,說到底,不但凌波和李菁這些影后值得表揚,練成不怕紅爐火奇功的,誰都應該獲最佳演技獎吧?唯一的好處,大概是不必刻意減肥,一開工就焗免費桑拿浴。
月前劉導演約看《安非他命》試片,「不過要入邵氏」,我興高采烈應承:「好呀,這次一定會帶相機,响正門拍照留念」。對上一次進清水灣,看的可巧是同一組人拍攝的《永久居留》,隨身的儍瓜機不知怎樣漏了帶。他聽了大笑:「乜你背成咁?搬咗去將軍澳喇。」去到一看,偉大呀,比荷里活還荷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