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人民幣離岸中心 港擁四優勢中銀國際促發展

拓人民幣離岸中心 港擁四優勢
中銀國際促發展

【本報訊】本港要發展為財富理財中心,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建議港府向內地大銀行游說,將私人銀行總部設於香港,以及向國家外管局爭取,容許某額度的境內人民幣變為離岸人民幣,讓內地富裕人士可直接將部份人民幣資產滙到香港,作理財投資用途。 記者:周燕芬

謝湧海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首要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而建立離岸中心應首選分離型模式系統,即要把內地人民幣業務與香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嚴格分開,而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和人民幣的兌換應相互配合。

爭取企業港發人債

他認為,香港要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應建立人民幣調劑中心、產品中心及清算中心;他認為沒有一個城市可以在這方面跟香港競爭,因香港可發揮四大功能。在投資功能方面,內地金融企業和政府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未來發展可爭取企業和國際機構在港發行人債,例如發行10年等較長期的人債,有助形成二級人債市場。
他又說,其他投資功能包括讓港交所(388)提供人債買賣,內地A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以人民幣交易,以及內地企業在港上市以人民幣交易;他指內地A股企業來港以人民幣掛牌交易,目前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另外讓香港可接受以人民幣計價的保險產品,讓境內私人銀行客戶到港投資等,都可促進香港作為人民幣投資的離岸中心,監管部門可以100萬美元為最低投資額度,以提高門檻管理風險。
人民幣收付功能方面,他指香港可發展人民幣商業貸款,同業拆借及票據業務。清算功能則可發展境外公司之間的人民幣大宗貿易結算,人民幣票據貼現等。至於儲備功能,可配合外國中央銀行和國際組織使用人民幣作儲備貨幣。

開拓人民幣商貸

不過他認為,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仍有漫長過程,現時香港人民幣存款只有6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連同周邊國家合共約有1000億元,以日圓佔全球國際儲備貨幣3.23%規模計算,相當於1433億美元,意味境外的人民幣規模要達到1萬億元才初見規模。
至於如何控制人民幣離岸中心風險,他建議在符合外滙管制條例下,只管進不管出,只管資本賬下項目,不管經常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