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宣佈對台軍售計劃後,北京的制裁外交呼嘯而出,除了對台軍售的美國公司面臨制裁之外,一些有拂中國面子的外國機構、公司都要承受制裁的壓力。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ofCalgary)就因曾授予達賴喇嘛榮譽學位,近日受到中國教育部制裁,被取消了學歷認證資格;全日本航空公司刁難馮正虎,顯然也是擔心遭北京報復、制裁。
中國如此肆無忌憚地揮舞制裁的大棒,果然有效地刺激了內地一些民眾的愛國熱情、民族主義情緒。官方環球網的調查顯示,在「中國外交是否應豎起制裁大棒」的問題上,網民一面倒支持,選擇「應該」的高達96%。
制裁是雙刃劍
與官方如此高調宣揚制裁論相呼應的是,中國外長楊潔篪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放言「中國越來越強大」,自然是要針對美國對台軍售採取行動。
中國是否強大至要放棄中共元老鄧小平生前擬定的韜光養晦戰略,那是一回事,為甚麼要如此公然揮舞制裁大棒,這又是另一回事。制裁,從來都是雙刃劍,在美國的公司、加拿大的學校受到制裁時,中國同樣要犧牲一定的利益,國家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只不過是障眼法,豈能掩去內政上的危機?因此,當局對內揮舞大棒時,表現得更為兇狠,並未以懷柔政策號召民眾一致對外。
四川省繼駁回地震維權人士黃琦的上訴後,今日還會對另一名維權人士譚作人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作出宣判。而《○八憲章》簽署運動發起人、異見作家劉曉波上訴案也將在周四判決。當局如此密集地揮舞司法大棒,打壓維權、異見人士,不知那些為當局對外揮舞制裁大棒而歡呼的人,面對當局對人民揮舞司法大棒時,作何感想?北京難道不知道內政、外交的棍棒政策都是雙刃劍?如果北京繼續對內對外張牙舞爪,可以說,劉曉波等維權人士離諾貝爾和平獎越來越近了。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