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波動市投資揀亞洲債券 - 張敏華

投資名言:波動市投資揀亞洲債券 - 張敏華

歐元區債券危機,主因是當地部份國家政府「入不敷支」,累積大額財赤,又未有實質減債行動。環顧各主要地區,歐洲和美國同樣面對財赤問題,只有新興巿場,特別是亞洲區政府,沒有財赤,反而坐擁大額財政盈餘。在波動巿況中,為投資者提供較穩定收益。
新興市場債券或可從三方面為投資者帶來增值潛力:(1)息率普遍較高——參考花旗債券指數,現時新興市場政府債券平均孳息率達6.1厘,遠較美國國庫債券吸引;(2)貨幣升值潛力——若投資者持有的新興市場債券是以當地貨幣作價,有望受惠於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升值;(3)債券價格升值潛力——新興市場國家信貸質素持續改善,單是今年1月份,土耳其及印尼分別獲穆迪及惠譽調高信貸評級。故預料新興市場債券信貸息差或可進一步收窄,有利債券價格表現。

主權債評級有望調高

新興市場債券當中,以亞洲地區的前景較為優勝。新興亞洲對未來2年環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機會高達三成半或以上,有利於吸引資金流入亞洲區的投資項目。事實上,整體亞洲區政府財政實力漸見穩定,區內政府負債水平,普遍較已發展國家為低。此外,除印度、馬來西亞及越南之外,幾近所有亞洲區經濟體系的外滙儲備已回升至接近紀錄高位。故此,花旗分析員預期,部份亞洲地區的信貸評級或有被上調空間,有機會支持亞洲政府債券信貸息差進一步收窄。
此外,亞洲區的企業債券或可看高一線。花旗分析員預期,今年新興亞洲企業盈利增長33%,領先全球平均水平。加上自99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區內企業負債比例顯著回落,均有助增強企業償債能力。以亞洲高息債券為例,參考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現時信貸息差約760點子,較環球平均值高出約100點子(見圖),或顯示亞洲高息債券具較佳的投資潛力。
花旗分析員亦相對看好亞洲貨幣前景。近日亞洲區通脹壓力有升溫迹象,中國方面,料第二季消費者物價指數有機會按年升3.8%,或促使中國讓人民幣恢復溫和升值步伐,以紓緩入口通脹壓力。由於亞洲貨幣去年走勢落後,料今年在人民幣重回升軌下,有機會帶動區內貨幣兌美元升值。
今年稍後亞洲各國或展開新一輪加息周期,有機會限制區內政府債券的表現,故今年或以企業債券相對具投資潛力。
投資者或可考慮透過企業債券比重偏高,並持有亞洲貨幣的基金,以捕捉亞洲企業債及貨幣的投資機遇。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