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廣東廉江市副公安局長陳錫照嫁女,上當地最豪華酒店,八十席綺筵宴客;今年一月,深圳市機場副公安局長劉勝強也有嬌女出閣,同樣上當地最堂皇酒店,華筵百席迎賓。這兩位小共幹的銅香闊氣,惹來紛紛物議,現在都遭「停職調查」。
但調查似乎不應從劉、陳兩人開始。
二○○八年十二月,中共前外交部長李肇星給兒子娶媳婦,上北京王府井一家白金五星級酒店,喜筵雖然只有三十席,但每席費用八千八百八十元,價錢比劉、陳的酒席高將近一倍。李肇星當年正式月俸不過三兩千元,怎麼家裏却分明藏着金穴銅山。
還有中共國務委員劉延東:她女兒懷孕,去年送到香港最昂貴的私家醫院分娩,也不知花了多少十萬元,唯一有目共睹的,是劉延東探望女兒期間,每露一次臉,身上都換上一襲名貴衣服。她家裏的銅山金穴又是怎樣來的。
假如中共高級幹部家財來源一律不必解釋,那麼,你就不必驚訝汕頭仙城鎮有村書記一擲百萬元,用雕花漢白玉為家人修築壽冢;東莞大郎鎮有副鎮長一擲三、四億元,仿蘇州園林興建別墅。同時,你更不要驚訝讀到一些盛世餘聞:「河南平興縣一個早產嬰兒只有手掌般大,沒錢住醫院,只能放在祖母肚子上保暖,挨了十多天,終於夭折。」「貴州望謨縣十二歲孤兒成真波一個人住在山上,天天自己弄飯吃,吃的無非白飯青菜,多月不知肉味。」「廣東紫金縣有小學桌椅殘破,四壁剝落,屋頂不能遮陰不能擋雨。」
從前,我國君臣常以儉約相尚。例如唐朝太宗患氣病,公卿見宮中卑濕,建議太宗築高閣居住。太宗想到物力維艱,拒絕說:「若遂來請(假如依照奏請),糜費良多。」於是太宗在位二十年間,天下「財帛富饒,無飢寒之弊」(《貞觀政要.儉約》)。
宋朝仁宗同樣謹身節用,常穿舊衣服。妃嬪有時偷偷換新衣給他穿,他一發覺就推掉,御衣「隨破隨補」,滿是補丁都不肯更換,於是「化行六宮,凡命婦(貴婦)入見,皆以盛飾為恥。風動四方,民日以富」。那是宋太祖所謂「我為天下守財耳」的時代(《曲洧舊聞》、《楊文公談苑》)。
新中國統治者當然不會說「為天下守財」這類寒酸話。他們口口聲聲說的,是「為人民服務」。這話一點不假,只是「人民」之後漏了一個「幣」字。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