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買私人樓租居屋 - 何熊輝

樓市風雲:買私人樓租居屋 - 何熊輝

近年本港經濟受外圍因素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失業率時起時跌已變得平常,這對買樓投資,算是一個不利因素。主因是,投資樓巿一般以長線持有為主,故業主買樓後失業,壓力會相當大。
一般而言,失業家庭多傾向租樓,但弔詭的是,每當本港失業率大升時,樓價往往最低。以03年沙士期間為例,當時失業率升至近9%,至於樓價,當時則跌至97年後低位。對於大部份家庭,整體家庭收入下跌,又或者有成員失業,變得相當普遍。不過如果能咬緊牙根,冒險於當時入巿,現時就可享有極豐厚利潤。

大時代是入市良機

新近一次跌巿,是08年10月金融海嘯冲擊所造成,當時樓價短短數月內跌了三成。不過事後看,這又是入巿良機。因此家庭中就算有成員失業,在大時代到臨時,也應盡力入巿,以享受日後強力的復蘇。
有些業主買了私樓後,就將單位出租,然後轉租居屋這類平價單位,現時利息低,供平過租已出現,加上私樓租金升幅一般快過居屋,那麼假以時日,業主的租金收入在扣除一切開支後,餘款可補貼其租金支出。這樣做,業主最大支出只是付出買樓首期。

失業率高企應買樓

對大部份家庭而言,失業並非最可怕,最可怕是失業時無樓在手,因為無殼蝸牛的租金開支,將成長期資金流出。有些家庭在好景時,買靚車租靚樓,一旦失業,車可以賣,但較難即時由大樓搬細樓。
60及70後的一代,大多會有失業經驗,因此失業已是人生常態,但由於買樓是一個長線投資,因此失業不一定要沽樓。失業率高企時,能力許可下,反而應盡量入巿。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