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光纖之父高錕上周五回港後,昨以「桂冠學人」身份重返他曾任校長的中文大學,為高錕成就展揭幕。不幸患上老人癡呆症的高教授,把得手不足兩個月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章和獎狀,捐贈中大作公開展覽,高太黃美芸指他在港生活了30年,是名副其實的「港產」工程師,能與全港市民分享諾貝爾獎殊榮,深感高興。
記者:倪清江
中大今起於大學圖書館舉行高錕成就展,高錕去年12月在瑞典國王手上取得的諾貝爾獎章和獎狀,連同其他10多個獎座,將一併展出;參觀者也可一睹他1966年發表的光纖論文,配合現今光纖實物,相信仍難以了解一二。中大又將於工程學大樓擺放高錕雕像,象徵中大學生獨立思考。
展覽首次公開美國總統奧巴馬向高錕發出親筆簽署賀信,奧巴馬表示,高教授的研究改變世界,促進美國在各方面發展,全世界都感謝他,他又讚賞黃美芸對丈夫不離不棄。英國首相白高敦和台灣的馬英九總統也有致賀,當然少不了前特首董建華、現任特首曾蔭權和澳門前特首何厚鏵,卻沒有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賀信。
高興與港分享榮耀
成就展開幕禮昨在何善衡工程大樓舉行,高錕與黃美芸在熱烈掌聲中,笑着踏在紅地毯,步入會場。伴隨他們的有曾蔭權、同樣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教授和經濟學獎的莫理斯爵士,以及中大一眾高層。
黃美芸代表丈夫致辭時說,高教授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是「港產」工程師,「他在港讀高中、在中大執教鞭、當校長,並在這裏退休,在香港生活逾三十載……Charles(高之洋名)能與大家分享這份殊榮,亦深感高興。」
高太不避嫌稱讚高教授在光纖研究為世界帶來轉變,「要是沒有光纖,便沒有互聯網、電郵、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這些超凡的意念。」她指出,網絡世界仍在繼續發展,說不定本港年輕一代,也許有改變世界的創新意念,「因此我們必須對他們多加關注和鼓勵,並提供適當的空間以助他們發揮所長,夢想成真。」
看兒時照片展笑臉
高錕大部份時間坐着,雙手放在大腿上。當高太致辭時,高教授凝神望着她;高太回位時,他輕輕拍拍高左邊膊頭,然後高太又拍拍他,這時高教授忽然伸一伸脷,展示笑容。高教授也很專注其他人致辭,如當鄭海泉說happiness時,高教授即展露笑容,也主動站起來跟致辭後返回座位的鄭海泉握手;他亦以笑回應曾蔭權的演辭。
不過他昨在台上時,左眼不時掉眼水,他多次拿紙巾抹眼和鼻,在頒紀念品給曾蔭權時,他要兼顧抹淚和拿紀念品,顯得有點忙。據知他是出現過敏反應,高太曾稱若他遇到強光,便會流眼水。儀式之後,高太挽着他的手觀看各展品,到了展板時,高錕看到兒時照片,即主動向來賓介紹,一臉笑面。
高錕教授成就展部份展品
高錕教授成就展
日期:今起至下月20日(大除夕至年初三休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星期日下午1時開始
地點:中大大學圖書館大堂展覽廳
費用:免費
高錕將出席活動
明晨:聖若瑟書院135周年開放日開幕禮
下月初:科學園地標「金蛋」命名為「高錕會議中心」儀式
下月:探訪曾任校董會主席的弘立書院
下月14日:與「高錕教授同行」中大步行籌款日
資料來源:中大及其他機構
高錕捐贈中大的部份獎章
獎章:日本國際賞 年份:1996
獎章: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 年份:1995
獎章: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法拉第獎章 年份:1989
獎章: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國際演講獎章 年份:1988
獎章: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歷山大.格林姆.貝爾獎章 年份:1985
獎章:美京美亞協會成就獎 年份:1983
獎章:瑞典艾力松基金會L.M.艾力松國際獎 年份:1979
獎章:美國富蘭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蘭亭獎章 年份:1977
資料來源: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