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業最多不良銷售

電訊業最多不良銷售

【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去年共收到逾3.4萬宗投訴個案,電訊服務繼續高居榜首達9,000多宗。其他各類商品及服務的不良銷售手法投訴也有顯著增幅,其中廣播服務增幅幾近一倍。消委會主席張炳良表示,政府正考慮擴大《商品說明條例》涵蓋範圍,有需要會公開點名批評不良商戶。

多涉及虛假聲明

消委會昨總結09年工作情況,去年共收到34,114宗投訴,較前年減少19%,其中金融服務的相關投訴減少近半至4,968宗,與涉及雷曼相關產品投訴個案減少有關。張炳良稱,過去10年每年平均投訴個案約3萬宗,故即使今年投訴個案有回落,3萬多宗投訴仍算多。
他又表示,撇除涉及雷曼的投訴外,去年有多達4,195宗不良銷售手法投訴,較08年上升33%。當中投訴電訊服務達874宗,較去年升34%;其次分別為電器用品、廣播服務及美容院,分別升47%、99%及79%。張炳良指手法大多涉及虛假聲明、宣傳與實際產品服務不符等,認為情況日益嚴重值得關注。
總幹事劉燕卿指,消委會去年收到29宗涉及骨灰龕投訴,款項約168萬元,內容多數是懷疑非法土地用途及排隊抽籤揀位等。
張炳良又指,前年曾提交報告建議政府檢討《商品說明條例》,當局反映傾向條例擴大涵蓋範圍至服務等跨行業及產品,預計政府研究後會盡快推出文件。他又強調,消委會面對不良商戶時,會採用賦予的點名權力,公開點名批評不良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