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因對台售武、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計劃接見流亡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而變得緊張之際,奧巴馬前日(周三)揚言在貿易和人民幣滙率問題更強硬地向中國施壓,而白宮正考慮在4月財政部報告把中國列為滙率操控國,意味美國對中國政府要硬起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昨天回應,指人民幣兌美元滙率自2005年已累計升值逾20%,趨近「合理、均衡」的水平,人民幣滙率並非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主因。美國應「客觀、理性」看待中美貿易問題,互利互惠才會為雙方帶來好處,「指摘和施壓無助解決問題」。
「更強硬地執行現有規定」
奧巴馬前日會晤民主黨參議員,被問及如何扭轉中美貿易嚴重失衡時,表明會「更強硬地執行現有規定,向中國和其他國家持續施壓,尋求相互開放市場」,但強調不會對華實施保護主義政策,指自絕於中國市場將是錯誤。
奧巴馬特別提到滙率問題,指要確保美國貨不會被「人為地提高價錢」、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出口貨被「人為地壓低價錢」。奧巴馬前年競選時,指中國操控滙率,但上台後財政部的兩份報告,都沒有將中國列為「滙率操控國」,但官員指白宮考慮在新一份報告這樣做,可能挑起貿易戰。
人民幣兌美元被指低估40%
華府智庫組織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估計,人民幣兌全球所有貨幣的滙率,約低估了30%,兌美元滙率更低估了40%。PIIE又點名指香港、馬來西亞、台灣和新加坡的貨幣滙率,都應該升值。
奧巴馬在中美緊張關係升溫時,突然高姿態逼人民幣升值,主因是他面對的國內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國會議員和民眾都認為中國在美中貿易方面佔盡便宜,美國沒受到「公平對待」,政府卻沒有任何回應動作;再加上中國在全球經濟衰退中,反彈比美國快,令美國人擔心中國經濟實力遲早超越美國。中美近期在多方面都多了磨擦,美國不滿中國不支持加強制裁伊朗,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又對着幹,兼又發生Google遭中國黑客入侵事件。中國則不滿美國對台軍售,以及奧巴馬準備見達賴。分析員認為,假如奧巴馬選擇在這時候逼人民幣升值,可能有反效果,令中國在多項問題上跟美國對着幹。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