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備大減99.6% 物業重估增值中銀首三季純利升36%

撥備大減99.6% 物業重估增值
中銀首三季純利升36%

【本報訊】因首次向專業及機構投資者發行後償票據,中銀香港(2388)昨公佈截至去年首三季未經審核業績,受惠於減值撥備大減99.6%,以及投資物業出售重估帶來12.66億元進賬,中銀去年9個月純利按年彈升35.56%至94.74億元;若按季比較,更從去年第三季虧損9900萬元轉為賺27.83億元。 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稱,中銀首三季出現技術性盈利反彈,與市場預期相若。大和總研香港證券分析部董事陳昔典指出,特別是計入雷曼迷債回購的32.42億元費用後,第三季仍錄得達28億元盈利,表現算不俗,估計該行去年全年盈利介乎120億至130億元。

雷曼迷債回購費用32億

不過,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黎少霞認為,反映中銀核心業務的淨利息收入,首三季按年跌幅達11%,略高於該行預測的8%,相信在低息環境之下,對於那些坐擁巨額無息資金的本地大行,如中銀及恒生銀行(011)等,淨利息收益壓力甚為顯著,不排除會輕微調低原來約130億元的全年盈利預測。
中銀股價昨隨大市上升,收報16.92元,升3.05%。評級機構惠譽國際指出,中銀淨息差儘管在中短期內仍持續收窄,但受惠於減值準備下降,以及收費收益上升等有利因素,今年度該行盈利狀況可望進一步改善。

淨利息收入跌11%

去年首9個月中銀的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按年增加18.5%至50.43億元,增長主要來自股票佣金(增51.5%)及信用卡費用(增9.2%),淨利息收入則跌11%至123.79億元。
08年度,中銀為美國按揭抵押及其他債務證券作91.7億元減值撥備,故全年僅賺33.43億元,但隨着金融市場回穩,有關債務市值回升,截至去年9月底,該行減值撥備從08年同期的58.7億元銳減至2100萬元。
截至9月底,該行持有的次按、中級(Alt-A)及Prime等美國非政府按揭抵揭證券,賬面值合計84.18億元,累計減值撥備為38.94億元。
另該行公佈,委任副風險總監李久仲,接替任期屆滿卸任的張祐成,擔任中銀香港集團風險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