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環球(330)昨午公佈業績,午後股價隨即飆升,不過受制於60元關,其後回順,但仍升7.9%,畢竟業績優於預期。
截至去年底止半年,盈利27.05億元,減5.2%,較市場估計為佳,每股盈利2.12元,中期息74仙,減7.5%。營業額跌3.1%,其中批發跌13.9%,零售增9.5%,零售營業額首次高於批發額,毛利率由52%升至54.7%。
員工成本增6.7%,租賃成本增15.6%,物流開支增12.5%,折舊增14.9%,廣告開支跌31.8%,其他經營成本跌10.8%,經營溢利減少1.3%,利息收入減少75%或4800萬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28.6%,稅前盈利跌3.3%,往年撥備不足需要補撥,使稅項增加4.2%,實際稅率由20%升至21.5%,因而使盈利出現5.2%的跌幅。
批發業務待改善
思捷期內主要發展零售業務,銷售面積增10.2%,可比較店舖銷售微跌1.2%,以當地貨幣計,營業額按年增5.5%,EBIT15.2%,高於上年同期的14.7%;可控制批發面積稍增0.7%,按當地貨幣計營業額跌15.4%,EBIT則由27%降至25.3%。
思捷一直以批發為主,佔營業額半數以上,期內形勢逆轉以及零售的拓展,批發所佔營業額已由上年同期的53.2%降至47.3%,零售由46.1%升至52.1%。批發及零售均以歐洲為主,分佔42.1%及42.8%,均以德國為主要市場,按當地貨幣計,德國營業額跌5.6%,折為港元計只跌2.8%,期內滙率尚屬穩定,採購以歐元定價及結算,仍錄得滙兌收益76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27億元。期內為應收賬減值1.51億元,增加8100萬元,已過期而未減值的應收賬增2.12億元,存貨減2.75億元,周轉期由65日縮短至60日,現金增30.23億元至78.63億元,對財政控制仍然理想。
近期以38.8億元向華潤創業(291)收購內地思捷業務51%,收購PE高達28倍,但思捷目前是大事擴展,業務現覆蓋150個城市,目標是拓展至450個城市,收購是長遠策略。
歐洲只處於復蘇初期,特別是批發業,今年1至4月定單仍有低雙位數字減幅,但已按月改善,只能希望零售有所增長,估計全年業績與上年相近或稍低。
思捷現價57.90元,預期PE15倍,息率4.6%,相信最困難時期已過,而德國經濟尚待明顯復蘇,評價不宜提高,現價或續有反彈空間,但期望不高。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