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杯葛只會令政改議而不決 - 盧峯

蘋論:杯葛只會令政改議而不決 - 盧峯

為了圍剿五區公投運動,為了削弱五區公投運動的能量,北京政府及建制派真可算無所不用其極。除了不斷發動輿論攻勢抹黑、攻擊公投運動及幾位參與的議員外,最近又推出軟、硬兩套招數打擊運動。硬的一招是提出私人草案禁制辭職議員不能在任期內參加補選重返立法會,軟的一招是拒絕派人參加補選以示杯葛公投運動,拉低投票率。
然而,不管是壓制辭職議員再參選的法案或全面杯葛補選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徒勞的,難以冲淡五區公投運動的意義及影響。
先說限制議員辭職後再參與補選重返立法會的條例草案。起草有關法案的梁美芬議員顯然只為了向中聯辦邀功而忘記了好好閱讀《基本法》,而忘記了民主政治、民主選舉的真義。根據《基本法》第二十六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管是立法會議員或區議員,他們請辭公職後並沒有令他們失去永久性居民的身份,也因此該按《基本法》享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換言之,即使他們是因為政治理由、個人原因、健康理由辭職,他們依然有權利參與補選,依然有權透過補選重返議會。梁美芬提出的私人議案根本跟《基本法》的條文及立法精神不相符,強行推出只能顯示有關議員為了討好北京而罔顧本地的小憲法。
從政治上來看,今次補選跟功能組別選舉或特首選舉之類的小圈子選舉不同,是由數以百萬計選民用一人一票作決定的。只要選民認為請辭的議員理由不充份,過去表現欠佳或別有用心,選民自然會用手上的選票懲罰他們,令請辭的議員落敗或甚至難以翻身,由新人接任。這樣的懲罰,這樣的做法不是比立新法例硬生生扼殺他人的政治權利好得多、合理得多嗎?
全面杯葛的招數看來是在北京全力推動下出台的,因為直到上星期建制派的核心如民建聯及工聯會依然表示有興趣參與補選,希望在五個議席贏取一、兩個議席以正面打擊發動五區公投運動的公民黨及社民連。直到北京放出全面否定公投,全面杯葛的訊號後,兩大親中政團才一一表態棄選。
這種杯葛策略表面上看來可以避免公投運動升溫,可以避免正面交鋒帶來的熱潮與震撼。然而,這樣的策略既反映建制派畏難怕輸,又令市民少了一個就政改及民主發展進行大辯論的機會。五區補選變相公投其實是個讓市民大眾發聲的運動。支持落實真普選及加快民主發展步伐的選民固然可以用最合法合憲的方式表態,反對的人或希望保留功能組別的選民同樣可以用手上的一票向所有人表明立場。只要雙方全力參與,市民便可以透過投票箱清楚看到民心的向背,清楚知道大多數人對政制發展的期望及選擇。假若建制派能在五區補選中勝出又或取得多數票,他們便可以振振有詞的全力推動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堅持保留功能組別。現在建制派選擇棄權,支持他們的選民無法表態,無法表明立場;政改的爭議無法得到一個簡單易明,清晰可見的解決辦法。這不但妨礙政改討論,更令各方的爭拗沒完沒了,更令政改發展變得議而不決!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