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的電視清談節目《品味人生》在淺水灣酒店拍我和嚴浩的對話。我問髮型師:「你叫什麼名字?」他謔笑着說:「細佬哥。」我以為他在開玩笑:「你的名字呀?」他再說:「就叫我細佬哥便行。」
他是個中年男子,不是小孩子,怎麼叫作「細佬哥」?他洋洋自得地解釋:「年紀比我小的,當然要叫我做哥,那便叫細佬哥。年紀比我大的便叫細佬,弟弟嘛。」
一名兩稱,「細佬哥」這名字兩頭方便,是神來之筆,好玩之極,虧他想得出來。他嘻嘻地笑着:「天天都有人叫我做阿哥。」那倒是的,他的名字是「細佬哥」,不到你不叫。
女性髮型師大可替自己起個名字,叫「細妹姐」,比她年紀小的無論如何都要稱她做姐,不到你不尊敬;比她年紀大的便要叫她做細妹。一個名字兩個身份,又有人細妹細妹的疼着,划得來,有沒有人想用這個化裝室藝名?
電視台的化妝間文化,一定叫阿哥阿姐的,「細佬哥」很淘氣,很搞笑,沒那麼嚴肅,何況「細佬哥」本人很愛說話,這個名字他選對了。
我只習慣弟妹們叫我「家姐」,除此之外,我很不喜歡人家叫我做「燕妮姐」的,鬼才跟你那麼親近。有一回讓鄭秀文和葉雅媛捉了我去基督教堂,牧師叫我做「燕妮姐」,我說我叫林燕妮,叫我全名、Eunice,林小姐都可以,就是不好叫我做「燕妮姐」。牧師說:「乜你咁落後o架?」又說我看慣的聖經古老,聖經可以改的嗎?嚇得我以後都不去了。